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核反应堆工程论文--反应堆部件及其设计、制造论文--回路及其设备论文

大型屏蔽电机主泵双金属飞轮飞射物包容及其结构优化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课题来源第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3.1 飞轮飞射物包容性研究第13-17页
        1.3.2 飞轮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第17-19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旋转圆盘及承压厚壁圆筒分析方法第21-31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等厚度旋转圆盘分析方法第21-26页
        2.2.1 基本方程第21-23页
        2.2.2 边缘自由的实心圆盘分析第23-24页
        2.2.3 边缘自由的圆环分析第24页
        2.2.4 承受内压的圆环分析第24-25页
        2.2.5 承受外压的圆环分析第25-26页
    2.3 承压厚壁圆筒分析方法第26-28页
        2.3.1 单层筒体的应力及位移第26-27页
        2.3.2 双层筒体的应力及位移第27-28页
    2.4 飞轮结构模型对比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双金属飞轮的结构强度及断裂力学分析第31-49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双金属飞轮的结构强度分析第31-41页
        3.2.1 飞轮模型第31-32页
        3.2.2 边界条件设置第32-33页
        3.2.3 过盈量及接触设置第33-34页
        3.2.4 应力结果分析第34-41页
    3.3 断裂力学分析第41-46页
        3.3.1 应力强度因子第41-42页
        3.3.2 分析要求第42页
        3.3.3 计算模型及裂纹设置第42-43页
        3.3.4 结果分析第43-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9页
第四章 承压边界对双金属飞轮飞射物包容性分析第49-71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基本理论第49-53页
        4.2.1 LS-DYNA简介第49-50页
        4.2.2 单元特性第50-51页
        4.2.3 材料模型第51-52页
        4.2.4 碰撞接触定义第52页
        4.2.5 时间步长第52-53页
    4.3 计算模型第53-55页
        4.3.1 有限元模型第53-54页
        4.3.2 单个钨合金块撞击模型第54-55页
    4.4 单个钨合金块撞击电机壳结果分析第55-70页
        4.4.1 碰撞过程分析第55-61页
        4.4.2 电机壳厚度对碰撞的影响第61-64页
        4.4.3 初速度对碰撞的影响第64-68页
        4.4.4 钨合金块厚度对碰撞影响第68-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双金属飞轮的结构优化设计第71-85页
    5.1 引言第71页
    5.2 试验设计及建模第71-73页
    5.3 多目标优化算法第73页
    5.4 钨合金块结构飞轮优化第73-78页
        5.4.1 参数化建模及有限元模型第73-74页
        5.4.2 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模型第74-78页
        5.4.3 优化结果分析第78页
    5.5 钨合金棒结构飞轮优化第78-84页
        5.5.1 分析模型第78-79页
        5.5.2 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模型第79-83页
        5.5.3 优化结果分析第83-84页
    5.6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6.1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分析第85-86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致谢第91-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93-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素体/马氏体钢P92的力学行为及微观组织研究
下一篇:多孔吡啶基树脂吸附分离锝及其辐照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