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21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8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3.研究述评 | 第18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19页 |
1.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2.研究方法 | 第19页 |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9-21页 |
1.创新点 | 第19-20页 |
2.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1.生产性服务业 | 第21-22页 |
2.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 第22-23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1.专业化分工理论 | 第23-24页 |
2.产业组织理论 | 第24-25页 |
3.产业集群理论 | 第25-27页 |
三、河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 第27-37页 |
(一)河北省农业发展状况 | 第27-31页 |
1.农业产值增长较缓 | 第27-29页 |
2.粮食产量存在波动 | 第29-30页 |
3.主要农作物成本收益情况 | 第30-31页 |
(二)服务业对农业的投入分析 | 第31-33页 |
(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状况 | 第33-37页 |
1.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平缓增加 | 第33-34页 |
2.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吸纳人员增多 | 第34-37页 |
四、河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省际比较分析及问题原因分析 | 第37-58页 |
(一)省际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比较分析 | 第37-47页 |
1.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总体情况的比较分析 | 第37-38页 |
2.农资供应服务的比较分析 | 第38-39页 |
3.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比较分析 | 第39-40页 |
4.农业金融保险的比较分析 | 第40-43页 |
5.农业科技服务的比较分析 | 第43-45页 |
6.农产品流通服务的比较分析 | 第45-47页 |
(二)河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 第47-56页 |
1.服务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低 | 第47页 |
2.服务组织专业化程度低 | 第47-48页 |
3.科技型专业人才短缺 | 第48页 |
4.农资供应绿色化程度低 | 第48-51页 |
5.农机作业服务水平减弱 | 第51-54页 |
6.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不平衡 | 第54-56页 |
(三)河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6-58页 |
1.公益性服务与市场性服务交叉 | 第56页 |
2.政策扶持力度薄弱 | 第56-57页 |
3.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供需失衡 | 第57页 |
4.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不够深入 | 第57-58页 |
五、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启示 | 第58-67页 |
(一)日本地区农业服务业发展经验 | 第58-61页 |
1.农业保险政策与组织成熟 | 第58-59页 |
2.农业专业从业人员增多 | 第59-60页 |
3.“六次产业化”实施效果良好 | 第60-61页 |
(二)法国地区农业服务业发展经验 | 第61-64页 |
1.农业政策的指导效果良好 | 第61-62页 |
2.法国农业合作社分工明确 | 第62-63页 |
3.农业科技和农技推广体系完善 | 第63-64页 |
4.法国农业互助保险市场化强 | 第64页 |
(三)几点启示 | 第64-67页 |
1.完善农村金融的体制建设 | 第65页 |
2.加强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 第65-66页 |
3.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 | 第66-67页 |
六、完善河北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 第67-72页 |
(一)完善产业环境 | 第67-68页 |
1.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 | 第67-68页 |
2.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导向 | 第68页 |
(二)加强农业服务主体的竞争力 | 第68-69页 |
1.完善现有服务主体的结构 | 第68-69页 |
2.加强服务主体之间的合作 | 第69页 |
(三)健全服务产业体系 | 第69-72页 |
1.以适度规模经营为目标 | 第69-70页 |
2.完善产业内部组织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