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MHz-8GHz宽带接收机前端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接收机方案设计 | 第13-27页 |
2.1 常见接收机结构比较 | 第13-18页 |
2.1.1 直接采样接收机 | 第13-14页 |
2.1.2 零中频接收机 | 第14-15页 |
2.1.3 低中频接收机 | 第15页 |
2.1.4 超外差接收机 | 第15-17页 |
2.1.5 镜像抑制接收机 | 第17-18页 |
2.1.6 接收机优缺点对比 | 第18页 |
2.2 接收机主要指标 | 第18-21页 |
2.2.1 接收灵敏度 | 第19页 |
2.2.2 接收机噪声系数 | 第19-20页 |
2.2.3 接收机线性度 | 第20页 |
2.2.4 接收机动态范围 | 第20-21页 |
2.2.5 接收机抗干扰能力 | 第21页 |
2.3 本文接收机前端方案设计 | 第21-26页 |
2.3.1 接收机主要指标要求 | 第21-22页 |
2.3.2 接收机关键器件选型 | 第22-23页 |
2.3.3 接收机系统结构 | 第23-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系统的频率规划与混频器性能评估 | 第27-44页 |
3.1 混频器工作原理及相关指标 | 第27-30页 |
3.1.1 混频器工作原理 | 第27-29页 |
3.1.2 混频器主要指标 | 第29-30页 |
3.2 系统频率规划设计 | 第30-37页 |
3.2.1 上变频段频率规划 | 第30-31页 |
3.2.2 下变频段频率规划 | 第31-36页 |
3.2.3 第二级混频频率规划 | 第36-37页 |
3.3 混频器SIM-153+测试评估 | 第37-43页 |
3.3.1 混频器SIM-153+评估板的设计 | 第37-38页 |
3.3.2 混频器SIM-153+性能测试 | 第38-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射频镜像抑制滤波器设计 | 第44-60页 |
4.1 低频段LTCC滤波器电路 | 第44-45页 |
4.2 高频段LTCC滤波器电路 | 第45-48页 |
4.3 微带交指滤波器模块设计与测试 | 第48-59页 |
4.3.1 微带滤波器仿真 | 第48-54页 |
4.3.2 微带滤波器模块测试 | 第54-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接收机实物与整机测试 | 第60-71页 |
5.1 接收机实物 | 第60-61页 |
5.2 接收机前端测试 | 第61-70页 |
5.2.1 接收机前级增益控制电路设计与测试 | 第61-65页 |
5.2.2 接收机后级增益控制电路设计与测试 | 第65-68页 |
5.2.3 接收机镜像抑制测试 | 第68-69页 |
5.2.4 接收机增益调节范围测试 | 第69-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