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与艾灸对功能性腹泻大鼠血清GAS与空肠SCF蛋白表达的差异性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1 中医对功能性腹泻的认识 | 第9-12页 |
1.1 病名追源 | 第9页 |
1.2 病因病机 | 第9-10页 |
1.3 功能性腹泻的治疗 | 第10-12页 |
2 西医对功能性腹泻的认识 | 第12-14页 |
2.1 病理基础 | 第13-14页 |
2.2 诊断标准 | 第14页 |
2.3 治疗方法 | 第14页 |
3 研究指标 | 第14-16页 |
3.1 血清GAS | 第14-15页 |
3.2 SCF蛋白 | 第15-16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16-2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6-17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16页 |
1.2 饲养环境 | 第16页 |
1.3 主要的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16-17页 |
2 建立动物模型 | 第17页 |
2.1 动物分组 | 第17页 |
2.2 造模方法 | 第17页 |
3 观测指标 | 第17-18页 |
3.1 一般情况 | 第17页 |
3.2 粪便的观察 | 第17-18页 |
3.3 观测时间 | 第18页 |
4 干预方案 | 第18页 |
4.1 穴位选择 | 第18页 |
4.2 具体干预方案 | 第18页 |
5 取材 | 第18页 |
5.1 血清的采集 | 第18页 |
5.2 空肠组织的采集 | 第18页 |
6 指标检测 | 第18-22页 |
6.1 SCF蛋白表达 | 第18-21页 |
6.2 血清GAS的检测 | 第21-22页 |
7 统计学处理 | 第22页 |
8 结果分析 | 第22-27页 |
8.1 一般情况 | 第22页 |
8.2 各项腹泻指标结果 | 第22-25页 |
8.3 干预对大鼠血清GAS含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8.4 干预对大鼠空肠SCF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26-27页 |
第三部分 实验讨论 | 第27-31页 |
1 选题依据 | 第27页 |
2 动物模型的制备 | 第27-28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27页 |
2.2 造模方法 | 第27-28页 |
3 针灸选穴依据 | 第28-29页 |
3.1 天枢 | 第28页 |
3.2 大肠俞 | 第28页 |
3.3 俞募配穴 | 第28-29页 |
4 疗法及刺激量的选择 | 第29页 |
4.1 电针 | 第29页 |
4.2 艾灸 | 第29页 |
5 机制探讨 | 第29-30页 |
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