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公司利用盈余管理避免退市的研究--以山西三维为例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1.2.1 盈余管理内涵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 | 第12页 |
1.2.3 盈余管理手段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创新点与贡献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第16-19页 |
2.1 盈余管理的内涵和特性 | 第16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6-19页 |
2.2.1 有效市场理论 | 第17页 |
2.2.2 契约理论 | 第17-18页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第3章 ~*ST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手段 | 第19-25页 |
3.1 ~*ST公司与普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区别 | 第19-20页 |
3.2 ~*ST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条件 | 第20-22页 |
3.2.1 内在动机 | 第20页 |
3.2.2 外在条件 | 第20-22页 |
3.3 ~*ST公司利用盈余管理避免退市的手段 | 第22-25页 |
3.3.1 利用会计核算方法 | 第22页 |
3.3.2 利用资产或债务重组 | 第22-23页 |
3.3.3 利用关联交易 | 第23页 |
3.3.4 利用政府补助 | 第23-25页 |
第4章 山西三维案例分析 | 第25-39页 |
4.1 行业现状与公司简介 | 第25-26页 |
4.1.1 行业现状 | 第25页 |
4.1.2 公司简介 | 第25-26页 |
4.2 案例公司退市警示回顾 | 第26-30页 |
4.2.1 退市风险警示前后财务状况分析 | 第26-28页 |
4.2.2 股票陷入退市风险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4.3 案例公司利用盈余管理避免退市的手段分析 | 第30-36页 |
4.3.1 利用会计核算方法 | 第30-31页 |
4.3.2 利用关联交易 | 第31-32页 |
4.3.3 利用资产重组 | 第32-34页 |
4.3.4 利用政府补助 | 第34-36页 |
4.4 案例公司盈余管理结果 | 第36-37页 |
4.5 其他同业~*ST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 第37-39页 |
4.5.1 新疆天业 | 第37-38页 |
4.5.2 昌九生化 | 第38页 |
4.5.3 山东海化 | 第38-39页 |
第5章 ~*ST公司盈余管理的识别与治理 | 第39-44页 |
5.1 ~*ST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识别方法 | 第39-41页 |
5.1.1 参考撤销警示公告 | 第39-40页 |
5.1.2 查找报告重要事项 | 第40页 |
5.1.3 分析利润表项目 | 第40页 |
5.1.4 关注预警期间公告 | 第40-41页 |
5.2 ~*ST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建议 | 第41-44页 |
5.2.1 退市机制的合理化 | 第41-42页 |
5.2.2 ~*ST公司信息披露 | 第42页 |
5.2.3 完善会计准则 | 第42-43页 |
5.2.4 加强外部审计监督 | 第43页 |
5.2.5 提高内部管理质量与从业人员素质 | 第43-4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