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自由空间光通信概述 | 第10-13页 |
1.2 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发展现状 | 第13-18页 |
1.3 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1.4 自由空间光通信的系统组成和关键技术 | 第20-21页 |
1.5 自由空间光通信的高灵敏度接收机研究的意义 | 第21页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安排 | 第21-24页 |
2 高灵敏光电接收机的基本理论 | 第24-45页 |
2.1 光电接收机的信噪比定义 | 第24-25页 |
2.2 光电接收机的信噪比需求 | 第25-29页 |
2.3 光电探测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第29-39页 |
2.4 高灵敏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方案 | 第39-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3 低信号光损耗的偏振无关技术 | 第45-64页 |
3.1 偏振无关接收技术的本质分析 | 第45-51页 |
3.2 基于相位调控的偏振无关技术 | 第51-58页 |
3.3 双波长偏振正交的本振光的产生 | 第58-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4 双螺旋光电位敏探测器 | 第64-81页 |
4.1 光电位敏探测器工作原理分析 | 第64-68页 |
4.2 双螺旋光电位敏探测器的结构设计 | 第68-74页 |
4.3 光斑大小的调控和动态探测 | 第74-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5 基于InAse-APD的相干接收机 | 第81-107页 |
5.1 互补组合型信号放大方案分析 | 第81-87页 |
5.2 基于InAse-APD的相干接收机的性能分析 | 第87-97页 |
5.3 基于InAse-APD的相干接收机的平衡接收 | 第97-103页 |
5.4 基于APD的相干接收机的应用分析 | 第103-10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6 基于SIM的平衡相干接收机 | 第107-127页 |
6.1 SIM的噪声性质分析 | 第107-109页 |
6.2 基于SIM的平衡相干量子接收机原理和特性 | 第109-115页 |
6.3 基于SIM的相干量子接收机的带宽优化 | 第115-120页 |
6.4 高速高饱和SIM的结构优化设计 | 第120-12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7 高响应度光电探测器的实验研究 | 第127-159页 |
7.1 高响应度探测器吸收区的结构 | 第127-134页 |
7.2 台面器件的工艺技术研究 | 第134-151页 |
7.3 部分掺杂型探测器响应度的测试分析 | 第151-158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58-159页 |
8 总结与展望 | 第159-162页 |
致谢 | 第162-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76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76-177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授权专利目录 | 第177-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