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防支队指挥中心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消防指挥中心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2-15页 |
1.2.1. 国内外消防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2. 消防指挥中心发展特点和趋势 | 第13-15页 |
1.3. 存在问题分析 | 第15-20页 |
1.4. 关键技术开发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 第20-23页 |
1.4.1. 消防工作的现实意义 | 第20-21页 |
1.4.2. 消防工作的技术要求 | 第21-23页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2章 消防指挥中心需求分析 | 第25-38页 |
2.1. 业务需求分析 | 第25-29页 |
2.2. 信息量估算及性能需求 | 第29-34页 |
2.2.1. 服务范围分析 | 第29-31页 |
2.2.2. 系统服务性能需求 | 第31页 |
2.2.3. 存储需求 | 第31-33页 |
2.2.4. 网络带宽需求 | 第33页 |
2.2.5. 可维护性与可管理性要求 | 第33-34页 |
2.3. 数据资源建设需求 | 第34页 |
2.4. 信息资源共享需求 | 第34-35页 |
2.5. 信息安全保障需求 | 第35-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消防指挥中心新技术应用基础 | 第38-48页 |
3.1. 基础支撑功能 | 第38-43页 |
3.1.1. 消防数据资源管理模式 | 第38-40页 |
3.1.2. 计算及存储资源虚拟化指标 | 第40页 |
3.1.3. 大数据平台硬件指标 | 第40-41页 |
3.1.4. 消防地理信息支撑服务 | 第41-42页 |
3.1.5. 消防融合通信原理 | 第42页 |
3.1.6. 统一应用支撑及系统综合运维 | 第42-43页 |
3.2. 业务应用系统 | 第43-47页 |
3.2.1. 消防接处警应用结构 | 第43-44页 |
3.2.2. 消防“一张图”作战功能 | 第44-45页 |
3.2.3. 消防移动应用功能 | 第45页 |
3.2.4. 消防物联网应用场景 | 第45-46页 |
3.2.5. 消防数据分析基础应用场景 | 第46页 |
3.2.6. 数字化预案及消防战术评估应用 | 第46-4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新型指挥中心构建 | 第48-92页 |
4.1. 总体目标及阶段分解 | 第48-50页 |
4.1.1. 总体目标 | 第48-49页 |
4.1.2. 阶段目标 | 第49-50页 |
4.2. 总体任务及分解内容 | 第50-52页 |
4.2.1. 总体任务 | 第50页 |
4.2.2. 总体设计内容 | 第50-52页 |
4.3. 总体框架设计 | 第52-67页 |
4.3.1. 系统整体应用框架 | 第52-57页 |
4.3.2. 指挥中心内外系统关联机制 | 第57-58页 |
4.3.3. 整体系统架构 | 第58-60页 |
4.3.4. 整体网络拓扑结构 | 第60页 |
4.3.5. 通信链路拓扑 | 第60-61页 |
4.3.6. 信息安全保障平台 | 第61-62页 |
4.3.7. 数据接入框架 | 第62-63页 |
4.3.8. 大数据平台及应用架构 | 第63-64页 |
4.3.9. 融合通信架构 | 第64-65页 |
4.3.10. 接处警系统部署架构 | 第65页 |
4.3.11. 消防物联网应用框架 | 第65-66页 |
4.3.12. 消防作战“一张图” | 第66-67页 |
4.4. 关键技术一体化应用 | 第67-90页 |
4.4.1. 数据资源管理平台 | 第67-76页 |
4.4.2. 大数据分析平台 | 第76-79页 |
4.4.3. 消防装备物联网应用系统 | 第79-84页 |
4.4.4. 消防一张图作战系统 | 第84-9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5章 系统可实现性和预期成效 | 第92-96页 |
5.1. 构建新型消防指挥中心可实现性 | 第92-94页 |
5.1.1. 政策可实现 | 第92-93页 |
5.1.2. 技术可实现 | 第93页 |
5.1.3. 经济可实现 | 第93-94页 |
5.1.4. 社会可实现 | 第94页 |
5.2. 构建新型消防指挥中心的预期成效 | 第94-9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6-99页 |
结论 | 第96-97页 |
展望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附件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