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土动力学与振动地基论文

兰州黄土的动力特性及其场地地震动反应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3-14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技术路线第14页
    1.4 关键问题及创新点第14-16页
        1.4.1 关键问题第14-15页
        1.4.2 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6-33页
    2.1 黄土动力特性研究现状第16-30页
        2.1.1 黄土小应变动力特性第17-27页
        2.1.2 黄土大应变动力特性第27-30页
    2.2 黄土场地土层地震动反应研究现状第30-33页
        2.2.1 等效线性分析方法第31页
        2.2.2 非线性分析方法第31-33页
第三章 黄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第33-43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33-34页
    3.2 黄土的基本物理性质第34-40页
        3.2.1 土层剖面第34-36页
        3.2.2 取样步骤第36-37页
        3.2.3 基本物理指标测试结果第37-40页
    3.3 黄土的压缩变形性质第40-41页
    3.4 黄土的剪切变形性质第41-42页
    3.5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黄土的小应变动力特性第43-75页
    4.1 共振柱试验原理第43-45页
    4.2 试验程序第45-50页
        4.2.1 土样制备第45-48页
        4.2.2 试验设备及步骤第48-50页
    4.3 试验结果及讨论第50-73页
        4.3.1 黄土的初始动剪切模量Gmax第50-56页
        4.3.2 黄土的最小阻尼比Dmin第56-59页
        4.3.3 黄土小应变G/Gmax-γ关系第59-66页
        4.3.4 黄土的临界剪应变第66-69页
        4.3.5 黄土小应变阻尼比D(%)-γ关系第69-73页
    4.4 小结第73-75页
第五章 黄土的大应变动力特性第75-102页
    5.1 动三轴试验原理第75-76页
    5.2 试验程序第76-79页
        5.2.1 土样制备第76-78页
        5.2.2 试验设备及加载方案第78-79页
    5.3 试验结果及讨论第79-100页
        5.3.1 黄土大应变G-γ关系第80-84页
        5.3.2 黄土大应变D(%)-γ关系第84-89页
        5.3.3 黄土广应变动力特性第89-98页
        5.3.4 与前人成果对比第98-100页
    5.4 小结第100-102页
第六章 现场波速测试第102-109页
    6.1 剪切波速与剪切模量第102-103页
    6.2 现场波速测试结果第103-106页
    6.3 剪切波速预测经验公式第106-108页
    6.4 小结第108-109页
第七章 黄土场地地震动反应分析第109-125页
    7.1 土层反应的等效线性模型第109-111页
    7.2 土层反应的非线性模型第111-112页
    7.3 黄土场地地震动反应第112-123页
        7.3.1 计算原理第112-114页
        7.3.2 数值计算工况第114-117页
        7.3.3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117-123页
    7.4 小结第123-125页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第125-128页
    8.1 主要结论第125-127页
    8.2 研究展望第127-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船—冰—水耦合作用数值模型及冰阻力预报方法研究
下一篇:微催化燃烧室内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