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邻避中的公众参与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10-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15页
        (一)外文文献综述第11-12页
        (二)国内文献综述第12-15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文献分析法第15页
        (二)案例分析法第15页
        (三)实地调研第15-16页
    五、论文结构第16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6-17页
第一章 邻避冲突与公众参与第17-29页
    第一节 邻避冲突的相关概念第17-19页
        一、邻避第17-18页
        二、邻避设施第18页
        三、邻避冲突第18页
        四、邻避决策第18-19页
    第二节 我国邻避冲突的实证分析第19-25页
        一、案例:“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事件”第19-22页
        二、从“番禺事件”分析我国邻避中的公众参与现状第22-25页
    第三节 邻避冲突中的公众参与正当性分析第25-29页
        一、公共财产理论第25-26页
        二、公共信托理论第26-27页
        三、环境信息公开理论第27-29页
第二章 我国邻避冲突中的公众参与分析第29-36页
    第一节 我国公众参与现状的影响因素第29-33页
        一、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第29-30页
        二、邻避冲突中的利益失衡第30页
        三、邻避冲突中利益表达渠道阻塞第30-31页
        四、邻避决策过程的透明度低第31-32页
        五、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度低第32-33页
    第二节 我国公众参与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第33-36页
        一、参与的主体第33页
        二、参与的阶段第33-34页
        三、参与的方式第34-35页
        四、参与的效果第35-36页
第三章 缓解邻避冲突的公众参与途径设计第36-47页
    第一节 正确判断邻避决策中的参与人第36-40页
        一、“利害关系”的判断第36-37页
        二、“参与者”的选择第37-40页
    第二节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第40-43页
        一、明确环境信息公开主体第40-41页
        二、拓宽信息公开渠道第41页
        三、完善信息公开内容第41-42页
        四、建立信息公开激励机制第42页
        五、完善公众参与环境质量监测第42-43页
    第三节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设计第43-45页
        一、健全环评中的听证会制度第43-44页
        二、建立公众意见反馈机制第44-45页
    第四节 发挥环保团体在公众参与中的作用第45-47页
        一、推动环保团体建设第45-46页
        二、鼓励环保团体的参与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1-52页
后记第52-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自动编码器的涉危农业投入品智慧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