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钢箱提篮拱桥施工控制及稳定性分析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钢结构拱桥的发展概述 | 第9-10页 |
1.3 钢箱提篮拱桥的特点 | 第10-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1 桥梁施工控制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2 桥梁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5 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第13-15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方法及稳定性分析理论 | 第15-23页 |
2.1 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结构计算方法 | 第15-17页 |
2.1.1 正装计算法 | 第15-16页 |
2.1.2 倒拆计算法 | 第16页 |
2.1.3 无应力状态法 | 第16-17页 |
2.2 大跨度桥梁施工过程控制方法 | 第17-19页 |
2.2.1 开环控制法 | 第17-18页 |
2.2.2 闭环控制法 | 第18页 |
2.2.3 自适应控制法 | 第18-19页 |
2.3 拱桥稳定性分析理论 | 第19-22页 |
2.3.1 第一类稳定问题 | 第19-21页 |
2.3.2 第二类稳定问题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大跨度钢箱提篮拱桥施工过程模拟分析 | 第23-52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23-24页 |
3.2 施工方案 | 第24-27页 |
3.2.1 缆索吊装施工法 | 第24-25页 |
3.2.2 主桥拱肋节段划分 | 第25页 |
3.2.3 缆索吊装系统的构成 | 第25-27页 |
3.2.4 拱肋节段吊装流程 | 第27页 |
3.3 工程实例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27-41页 |
3.3.1 材料参数取值 | 第28-29页 |
3.3.2 设计荷载取值 | 第29-30页 |
3.3.3 主桥施工阶段划分 | 第30页 |
3.3.4 荷载组合 | 第30-31页 |
3.3.5 关键施工阶段应力变形分析 | 第31-41页 |
3.4 预拱度的设置 | 第41-45页 |
3.5 扣索索力的计算 | 第45-48页 |
3.5.1 扣索索力计算方法 | 第45-46页 |
3.5.2 扣索索力计算及调整 | 第46-48页 |
3.6 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48-51页 |
3.6.1 钢箱拱肋弹性模量敏感性分析 | 第48页 |
3.6.2 钢箱拱肋容重敏感性分析 | 第48-49页 |
3.6.3 桥面系混凝土容重敏感性分析 | 第49页 |
3.6.4 吊杆弹性模量敏感性分析 | 第49-50页 |
3.6.5 环境温度敏感性分析 | 第50-51页 |
3.6.6 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总结 | 第5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大跨度钢箱提篮拱桥施工控制 | 第52-59页 |
4.1 施工控制的内容 | 第52-55页 |
4.1.1 应力控制 | 第52-54页 |
4.1.2 线形控制 | 第54页 |
4.1.3 稳定性控制 | 第54-55页 |
4.2 施工监控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4.2.1 拱肋应力监控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4.2.2 拱肋线形监控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大跨度钢箱提篮拱桥稳定性分析 | 第59-75页 |
5.1 成桥阶段稳定性分析 | 第59-63页 |
5.1.1 成桥线弹性稳定性分析 | 第59-61页 |
5.1.2 考虑初始缺陷的成桥非线性稳定分析 | 第61-63页 |
5.2 施工阶段稳定性分析 | 第63-64页 |
5.3 成桥阶段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64-73页 |
5.3.1 拱肋矢跨比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5.3.2 横撑布置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第65-68页 |
5.3.3 拱肋内倾角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第68-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结论 | 第75-76页 |
6.2 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