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6 章节结构 | 第13-14页 |
1.7. 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1.8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2.1 关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2 关于农民资金互助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3 关于社群黏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4 研究评述 | 第19-22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3.1 信息系统理论 | 第22-24页 |
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4-25页 |
3.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2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农民资金互助社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38页 |
4.1 社群黏性的定义 | 第28页 |
4.2 对农民资金互助社组织发展的认识 | 第28-29页 |
4.3 农民资金互助社现有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指标体系 | 第29-31页 |
4.4 农民资金互助社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1-32页 |
4.5 农民资金互助社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指标体系设计 | 第32-3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农民资金互助社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 第38-48页 |
5.1 研究假说提出 | 第38-39页 |
5.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9-40页 |
5.2.1 样本选择 | 第39-40页 |
5.2.2 数据来源 | 第40页 |
5.3 实证检验 | 第40-46页 |
5.3.1 J互助社的抗风险能力及恢复能力 | 第40-42页 |
5.3.2 C互助社与J互助社的对比分析 | 第42-44页 |
5.3.3 会计信息披露与挤兑事件因果关系分析 | 第44-4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8-50页 |
6.1 结论 | 第48页 |
6.2 建议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附件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