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陶瓷工业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Nd掺杂Ba0.4Sr0.6TiO3陶瓷的介电性能调控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26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电介质的理论基础第12-18页
        1.2.1 电极化和介电常数第12-15页
        1.2.2 介电损耗第15-16页
        1.2.3 介电弛豫第16-18页
    1.3 钛酸锶钡基电介质陶瓷的研究现状第18-23页
        1.3.1 钛酸锶钡(BST)陶瓷的晶体结构和基本介电性能第18-20页
        1.3.2 掺杂陶瓷介质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1.3.3 高介电常数极化机制研究现状第21-23页
    1.4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第23-26页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3页
        1.4.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3-25页
        1.4.3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25页
        1.4.4 论文的创新点第25-26页
第2章 试验方法设计及结构表征第26-34页
    2.1 实验设计及设备第26-28页
        2.1.1 实验设计第26-27页
        2.1.2 实验原料第27-28页
        2.1.3 实验设备第28页
    2.2 实验技术路线第28-32页
    2.3 陶瓷结构与性能的表征方法第32-34页
        2.3.1 密度测试第32页
        2.3.2 X射线衍射分析第32页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32-33页
        2.3.4 介电性能测试第33页
        2.3.5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第33-34页
第3章 Nd浓度分布均匀性对Ba_(0.4)Sr_(0.6)TiO_3介电性能的影响第34-68页
    3.1 浓度分布均匀性研究中烧结温度及Nd_2O_3掺量的选择第34-39页
        3.1.1 Ba_(0.4)Sr_(0.6)TiO_3烧结温度的选择第34-37页
        3.1.2 Nd_2O_3掺量的研究第37-39页
    3.2 两种不同掺杂工艺下Nd掺杂Ba_(0.4)Sr_(0.6)TiO_3陶瓷结构与介电性能的对比研究第39-61页
        3.2.1 粉料烧结过程中大孔模型第39-41页
        3.2.2 两种不同掺杂工艺下Nd掺杂Ba_(0.4)Sr_(0.6)TiO_3陶瓷的结构第41-44页
        3.2.3 两种不同掺杂工艺下Nd掺杂Ba_(0.4)Sr_(0.6)TiO_3陶瓷室温下介电特性的对比研究第44-50页
        3.2.4 两种不同掺杂工艺下Nd掺杂Ba_(0.4)Sr_(0.6)TiO_3陶瓷介电弛豫特性的对比研究第50-61页
    3.3 两种不同掺杂工艺下Nd的浓度分布均匀性的研究第61-66页
    3.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4章 Al、Nd共掺杂BST陶瓷的巨介电现象研究第68-90页
    4.1 Al、Nd共掺杂BST陶瓷的结构第68-72页
    4.2 Al、Nd共掺杂BST陶瓷的介电特性第72-80页
        4.2.1 常温介电特性第72-73页
        4.2.2 介温特性及弛豫行为的研究第73-76页
        4.2.3 晶粒和晶界处的电学特性第76-80页
    4.3 不同气氛下热处理对Al、Nd共掺杂BST陶瓷的介电特性的影响第80-86页
        4.3.1 不同气氛下热处理对Al、Nd共掺杂BST陶瓷的室温介电特性的影响第80-83页
        4.3.2 不同气氛下热处理对Al、Nd共掺杂BST陶瓷的晶粒和晶界的电学特性的影响第83-86页
    4.4 Al~(3+)/Nd~(3+)比率对Al、Nd共掺杂BST陶瓷的介电特性的影响第86-89页
    4.5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5章 结论第90-92页
致谢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质子交换膜的耐久性研究
下一篇:稀土掺杂锗硅酸盐玻璃结构及光学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