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1.2.1 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在国内外工程领域的应用 | 第8-9页 |
1.2.2 预应力锚索加固理论在国内外工程领域的研究 | 第9-13页 |
1.3 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在类土质高边坡加固工程中的应用 | 第15-30页 |
2.1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的结构特点 | 第15-17页 |
2.1.1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结构设计组成 | 第15-16页 |
2.1.2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的优势 | 第16-17页 |
2.2 高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 第17-20页 |
2.2.1 工程地质分析对比法分析边坡稳定性 | 第17-18页 |
2.2.2 力学计算法分析边坡稳定性 | 第18-20页 |
2.3 省道202类土质高边坡加固设计方案 | 第20-27页 |
2.3.1 工程概况 | 第20-21页 |
2.3.2 边坡稳定等级的划分及加固方案 | 第21-22页 |
2.3.3 预应力锚索加固边坡的设计步骤 | 第22-24页 |
2.3.4 类土质高边坡加固设计方案构思 | 第24-27页 |
2.4 有限元模拟对比分析边坡加固方案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加固机理分析 | 第30-47页 |
3.1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加固机理分析 | 第30-31页 |
3.1.1 普通拉力型锚索的受力机理特点 | 第30-31页 |
3.1.2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的受力机理特点 | 第31页 |
3.2 Abaqus有限元软件建模思路 | 第31-32页 |
3.2.1 模型建立构思 | 第31-32页 |
3.2.2 壳结构单元选取 | 第32页 |
3.2.3 接触面单元设定 | 第32页 |
3.3 普通拉力型与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数值模型建立 | 第32-36页 |
3.3.1 模型的处理与建立 | 第32-35页 |
3.3.2 模型的本构关系 | 第35-36页 |
3.3.3 模型的材料参数 | 第36页 |
3.3.4 模型的边界条件 | 第36页 |
3.4 模拟结果分析 | 第36-45页 |
3.4.1 普通拉力型与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数值分析结果对比 | 第36-40页 |
3.4.2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中承载体数量影响分析 | 第40-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及监测分析 | 第47-60页 |
4.1 K5+300~K5+634左侧路堑高边坡加固施工技术工艺 | 第47-53页 |
4.1.1 施工前准备工作 | 第48页 |
4.1.2 锚索钻孔工艺 | 第48-49页 |
4.1.3 锚筋制作安装工艺 | 第49-50页 |
4.1.4 锚孔注浆工艺 | 第50页 |
4.1.5 锚固筋张拉锁定工艺 | 第50-53页 |
4.1.6 锚孔封锚工艺 | 第53页 |
4.2 K5+300~K5+634左侧高边坡动态监测及锚固效果评价 | 第53-59页 |
4.2.1 边坡、滑坡及锚索应力监测方法 | 第53-56页 |
4.2.2 K5+300~K5+634左侧高边坡监测内容 | 第56-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5.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