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部分:设计作品图片 | 第10-32页 |
1.畲族金坵村旅游环境改造设计作品图片 | 第10-29页 |
1.1 设计版面 | 第10-14页 |
1.2 基地状况分析图 | 第14-16页 |
1.2.1 基地区位分析 | 第14-15页 |
1.2.2 基地背景分析 | 第15-16页 |
1.3 外部空间改造效果图 | 第16-25页 |
1.3.1 基地总平图 | 第16-18页 |
1.3.2 效果图展示 | 第18-23页 |
1.3.3 建筑立面改造效果图 | 第23-25页 |
1.4 内部空间改造效果图 | 第25-29页 |
2.畲族金坵村旅游环境改造设计过程图片 | 第29-32页 |
2.1 畲族文化的提炼及应用 | 第29-30页 |
2.2 设计构思及过程记录照片 | 第30-32页 |
第二部分:设计报告 | 第32-95页 |
1.畲族金坵村旅游环境改造设计需求报告 | 第32-44页 |
1.1 传统畲族村旅游环境的时代需求 | 第32-36页 |
1.1.1 有关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国家政策解读 | 第34页 |
1.1.2 畲族金坵村的文化价值 | 第34-35页 |
1.1.3 畲族金坵村旅游环境 | 第35-36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6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36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3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36-3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36-3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37页 |
1.4 景宁畲族金坵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7-39页 |
1.4.1 村寨环境功能缺乏 | 第38页 |
1.4.2 村寨室内缺乏畲族特色的传统文化 | 第38-39页 |
1.4.3 缺乏畲族民族符号 | 第39页 |
1.4.4 缺乏村落导视系统 | 第39页 |
1.5 景宁畲族金坵村环境设计的思考 | 第39-43页 |
1.5.1 民居文化需求 | 第40页 |
1.5.2 建筑文化地域特色需求 | 第40-41页 |
1.5.3 旅游发展需求 | 第41-42页 |
1.5.4 民族文化审美需求 | 第42页 |
1.5.5 宗教文化需求 | 第42-43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2.景宁畲族金坵村旅游环境改造设计理论研究报告 | 第44-55页 |
2.1 本专业领域文献研究与设计相关情况 | 第44-46页 |
2.2 国内外传统少数民族村落设计案例研究 | 第46-51页 |
2.2.1 国内设计案例研究 | 第47-49页 |
2.2.2 国外设计案例研究 | 第49-51页 |
2.2.3 国外村落环境特色 | 第51页 |
2.3 畲族金坵村旅游环境改造设计理念与理论依据 | 第51-54页 |
2.3.1 畲族民居文化 | 第51-52页 |
2.3.2 旅游环境体验形式 | 第52页 |
2.3.3 畲族传说及宗教理论 | 第52-53页 |
2.3.4 畲族非物质文化 | 第53-54页 |
2.3.5 乡村生态旅游规划 | 第5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3.景宁畲族金坵村旅游环境改造设计过程报告 | 第55-86页 |
3.1 设计前期分析 | 第55-60页 |
3.1.1 区位分析 | 第55-56页 |
3.1.2 背景分析 | 第56-58页 |
3.1.3 现状分析 | 第58-60页 |
3.2 设计思路与执行 | 第60-67页 |
3.2.1 设计框架 | 第60-62页 |
3.2.2 设计思路 | 第62-64页 |
3.2.3 设计元素提取 | 第64-67页 |
3.3 畲族金坵村旅游环境改造设计过程 | 第67-85页 |
3.3.1 总平面规划 | 第67-68页 |
3.3.2 总体结构分析 | 第68-71页 |
3.3.3 外部空间设计 | 第71-77页 |
3.3.4 内部空间设计 | 第77-8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4.畲族金坵村旅游环改造设计研究总结 | 第86-88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86-87页 |
4.2 设计存在不足 | 第87页 |
4.3 展望 | 第87-88页 |
5.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5.1 专(译)著 | 第88页 |
5.2 学位论文 | 第88-89页 |
5.3 学术期刊 | 第89-90页 |
5.4 电子文献 | 第90页 |
5.5 技术标准 | 第90-91页 |
6.附录 | 第91-95页 |
7.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