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1 果实中糖积累的研究 | 第12-14页 |
1.1.1 果实中糖的种类及含量变化研究 | 第12页 |
1.1.2 果实中糖积累类型研究 | 第12-13页 |
1.1.3 果实糖代谢通路研究 | 第13-14页 |
1.2 不同糖积累型果实糖代谢相关酶对糖积累影响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1 转化酶对不同糖积累型果实糖积累的影响 | 第14-15页 |
1.2.2 蔗糖磷酸合成酶对不同糖积累型果实糖积累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3 蔗糖合酶对不同糖积累型果实糖积累的影响 | 第16页 |
1.3 植物碳水化合物运输与韧皮部卸载路径研究 | 第16-18页 |
1.3.1 碳水化合物运输 | 第16-17页 |
1.3.2 韧皮部卸载途径类型 | 第17-18页 |
1.3.3 糖韧皮部卸载路径时空性研究 | 第18页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第2章 两种糖积累型枣品种果实糖积累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研究 | 第20-3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2-30页 |
2.2.1 两种糖积累型枣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组分及含量变化 | 第22-24页 |
2.2.2 两种糖积累型枣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转化酶活性的变化 | 第24-25页 |
2.2.3 两种糖积累型枣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合成酶活性的变化 | 第25-28页 |
2.2.4 两种糖积累型枣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酶的净活性变化 | 第28-29页 |
2.2.5 两种糖积累型枣果实糖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第29-30页 |
2.3 讨论 | 第30-32页 |
第3章 枣果实成熟前后糖代谢机制研究 | 第32-4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3.2.1 枣果实成熟前后糖组分及含量变化 | 第33-34页 |
3.2.2 枣果实成熟前后淀粉含量的变化 | 第34-35页 |
3.2.3 枣果实成熟前后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 第35-36页 |
3.2.4 枣果实成熟前后VC含量的变化 | 第36页 |
3.2.5 枣果实成熟前后糖酸相关性分析 | 第36-39页 |
3.3 讨论 | 第39-41页 |
第4章 两种糖积累型枣品种糖分运输研究 | 第41-5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2-53页 |
4.2.1 蔗糖积累型枣品种各器官发育过程中的糖含量变化 | 第42-45页 |
4.2.2 蔗糖积累型枣品种不同器官生长发育过程中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5-47页 |
4.2.3 还原糖积累型枣品种各器官发育过程中的糖含量变化 | 第47-51页 |
4.2.4 还原糖积累型枣品种不同器官生长发育过程中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51-53页 |
4.3 讨论 | 第53-55页 |
第5章 两种糖积累型枣品种果实韧皮部及其周围细胞超微结构研究 | 第55-63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56-61页 |
5.2.1 两种糖积累型枣果实筛管伴胞复合体的超微结构分析 | 第56-57页 |
5.2.2 两种糖积累型枣果实薄壁细胞的超微结构分析 | 第57页 |
5.2.3 两种糖积累型枣果实胞间连丝密度的分析 | 第57-61页 |
5.3 讨论 | 第61-6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3-64页 |
附图 | 第6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作者简介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