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私募公司债券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债券信用风险理论及度量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债券信用风险的宏观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4 债券信用风险的微观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5 文献总结 | 第16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18页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1.1 私募公司债券的概念 | 第20-21页 |
2.1.2 信用风险的概念 | 第21页 |
2.1.3 信用利差的概念 | 第21-22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7页 |
2.2.1 信用风险形成的相关理论 | 第22-23页 |
2.2.2 信用风险的度量模型 | 第23-26页 |
2.2.3 理论分析的框架图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我国私募公司债券现状 | 第27-33页 |
3.1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 | 第27-28页 |
3.2 我国私募公司债券发展现状 | 第28-31页 |
3.2.1 我国私募公司债券存量规模 | 第28-29页 |
3.2.2 我国私募公司债券票面利率情况 | 第29页 |
3.2.3 我国私募公司债券行业分布状况 | 第29-30页 |
3.2.4 我国私募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情况 | 第30-31页 |
3.3 我国私募公司债券信用事件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私募公司债券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41页 |
4.1 我国私募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宏观因素影响分析 | 第33-37页 |
4.1.1 经济增长对于信用利差的影响分析 | 第33-34页 |
4.1.2 通货膨胀水平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4.1.3 无风险利率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4.1.4 股票市场对于信用利差的影响分析 | 第36-37页 |
4.2 我国私募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微观因素影响分析 | 第37-38页 |
4.2.1 我国私募公司财务因素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分析 | 第37页 |
4.2.2 发行人公司性质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分析 | 第37-38页 |
4.3 债券特征层面对我国私募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分析 | 第38-41页 |
4.3.1 发行规模对信用利差影响分析 | 第38-39页 |
4.3.2 债券期限对信用利差影响分析 | 第39页 |
4.3.3 信用评级情况对信用利差影响分析 | 第39-40页 |
4.3.4 债券担保增信的情况对信用利差影响分析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我国私募公司债券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1-50页 |
5.1 样本来源以及变量选择 | 第41-42页 |
5.1.1 样本来源 | 第41页 |
5.1.2 被解释变量的选择与处理 | 第41页 |
5.1.3 解释变量的选择与处理 | 第41-42页 |
5.2 描述性统计与实证模型构建 | 第42-44页 |
5.2.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第42-44页 |
5.2.2 实证模型的构建 | 第44页 |
5.3 模型检验以及回归结果分析 | 第44-50页 |
5.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44-45页 |
5.3.2 异方差检验 | 第45页 |
5.3.3 实证结果 | 第45-46页 |
5.3.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第50-53页 |
6.1 促进经济稳步发展,增强我国宏观经济整体实力 | 第50页 |
6.2 提高公司自身能力,鼓励非国有发行人融资 | 第50-51页 |
6.3 合理安排债项特征,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以及加强担保增信措施 | 第51页 |
6.4 构建债券风险分摊、转移机制和投资人保护制度 | 第51-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附录B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