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基础科学论文--家畜微生物学(兽医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晋中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与鉴定

符号说明第4-8页
摘要第8-9页
前言第9-19页
    1 病原学第9-12页
        1.1 形态与染色特征第9-10页
        1.2 菌落形态第10页
        1.3 生化反应第10页
        1.4 抵抗力第10页
        1.5 抗原及血清型第10-11页
        1.6 分布第11页
        1.7 致病性第11-12页
    2 流行病学第12-13页
        2.1 易感动物第12页
        2.2 传播源第12页
        2.3 发病季节及发病情况第12页
        2.4 传播途径第12-13页
    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第13-14页
        3.1 急性败血症第13页
        3.2 气囊炎第13页
        3.3 关节滑膜炎第13页
        3.4 全眼球炎第13页
        3.5 输卵管炎和腹膜炎第13-14页
        3.6 脐炎第14页
        3.7 肉芽肿第14页
    4 发病机理第14-15页
        4.1 定植因子第14页
        4.2 内毒素第14页
        4.3 外毒素第14页
        4.4 大肠杆菌素第14-15页
    5 病原学诊断第15-16页
        5.1 病料的采集和处理第15页
        5.2 病料涂片检查第15页
        5.3 分离培养和鉴定第15页
        5.4 生化试验第15-16页
        5.5 动物接种试验第16页
        5.6 血清型鉴定第16页
    6 防治第16-18页
        6.1 饲养与环境方面第16-17页
            6.1.1 适宜的温度第16-17页
            6.1.2 适宜的湿度第17页
            6.1.3 加强通风第17页
            6.1.4 加强消毒第17页
        6.2 药物控制方面第17页
        6.3 疫苗免疫方面第17-18页
    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19页
材料与方法第19-26页
    1. 材料第19-20页
        1.1 病料来源第19页
        1.2 试剂第19页
        1.3 实验动物第19页
        1.4 引物第19页
        1.5 主要仪器第19-20页
    2. 方法第20-26页
        2.1 分离菌分离与培养第20页
        2.2 分离菌形态观察第20-21页
        2.3 生化试验第21页
            2.3.1 糖类发酵试验第21页
            2.3.2 硫化氢试验第21页
            2.3.3 甲基红(MR)试验第21页
            2.3.4 吲哚(靛基质)试验第21页
            2.3.5 脲酶试验第21页
        2.4 PCR扩增及测序第21-22页
            2.4.1 分离菌基因组DNA提取第21-22页
            2.4.2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第22页
            2.4.3 PCR产物琼脂凝胶电泳第22页
            2.4.4 DNA测序第22页
            2.4.5 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第22页
        2.5 血清型鉴定第22-23页
        2.6 药敏试验第23-24页
            2.6.1 步骤第23页
            2.6.2 结果判定第23-24页
        2.7 动物致病实验第24-26页
            2.7.1 菌悬液制备第24页
            2.7.2 菌悬液计数及稀释第24-25页
            2.7.3 动物试验第25-26页
结果第26-33页
    1. 分离菌培养特性第26页
    2. 形态观察第26-27页
    3. 生化试验结果第27-28页
    4. PCR扩增结果第28-29页
        4.1 PCR产物琼脂凝胶电泳第28页
        4.2 DNA测序结果第28页
        4.3 遗传进化分析第28-29页
    5. 血清型鉴定结果第29页
    6. 药敏试验结果第29-30页
    7. 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第30-33页
讨论第33-35页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Abstract第38-39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皮质激素封闭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ROS1基因与肺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