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地基基础论文--桩基及深基础论文--桩基论文

循环荷载下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简介第12-13页
   ·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的工程应用情况第13-17页
     ·国外工程应用情况第13-16页
     ·国内工程应用情况第16-17页
   ·循环荷载下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第17-22页
     ·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第17-21页
     ·循环荷载作用条件下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2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现有基本理论综述第24-45页
   ·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作用机理第24-27页
     ·作用机理简述第24页
     ·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制第24-27页
   ·沉降计算第27-30页
     ·PWRC法第27-29页
     ·基于薄板理论的计算方法第29-30页
   ·桩土应力比第30-35页
     ·饶卫国法第31-33页
     ·基于荷载传递分析法第33-35页
   ·桩的设计第35-38页
     ·桩间距和布桩区域第35-36页
     ·约束土侧向位移的抗弯设计第36-37页
     ·桩的承载力设计第37-38页
   ·土工格栅加筋垫层的设计第38-42页
     ·BS8006法第39-40页
     ·Terzaghi法第40页
     ·Hewlett & Randolph理论第40-41页
     ·Carlsson法第41页
     ·Giroud法第41-42页
   ·循环荷载下土和复合地基特性第42-45页
     ·循环荷载下土的特性第42-43页
     ·循环荷载下复合地基特性第43-45页
第三章 循环荷载下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模型试验第45-55页
   ·试验目的第45页
   ·试验装置第45-46页
   ·试验所用材料第46-47页
     ·试验用土第46页
     ·土工格栅第46页
     ·模型桩第46-47页
   ·试验量测设备及布置第47-50页
     ·试验量测设备第47-48页
     ·试验测点布置第48-50页
   ·试验分组方案第50-52页
     ·矩形加载第50-51页
     ·三角形加载第51-52页
   ·试验步骤第52-55页
第四章 加载波形为矩形的循环试验结果分析第55-67页
   ·循环荷载下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沉降第55-60页
     ·循环荷载下复合地基沉降和荷载的关系第55-57页
     ·循环次数与复合地基沉降的关系第57-58页
     ·各设计参数对循环荷载下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第58-60页
   ·桩土应力第60-62页
     ·加载波形为矩形时循环荷载与桩土应力关系第60-61页
     ·各参数下桩土应比对比分析第61-62页
   ·桩身应变第62-64页
     ·循环荷载下桩身不同位置处的应变关系第62-63页
     ·各参数下桩身应变对比分析第63-64页
   ·土工格栅张拉力第64-65页
     ·峰值荷载对循环荷载下复合地基土工格栅应变的影响第64-65页
     ·周期对循环荷载下复合地基土工格栅应变的影响第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加载波形为三角形的循环试验结果分析第67-79页
   ·循环荷载下桩承加筋土复合地基沉降第67-74页
     ·循环荷载下复合地基沉降和荷载的关系第67-69页
     ·循环次数与复合地基沉降的关系第69-70页
     ·各设计参数对循环荷载下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第70-74页
   ·桩土应力第74-76页
     ·加载波形为三角形时循环荷载与桩土应力关系第74页
     ·各参数下桩土应比对比分析第74-76页
   ·桩身应变第76-77页
     ·垫层厚度对循环荷载下复合地基桩身应变的影响第76页
     ·土工格栅层数对循环荷载下复合地基桩身应变的影响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主要结论第79-80页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环境下钢筋锈蚀产物的力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舒适度与安全性的大型柔性结构抗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