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54页 |
1.1 聚苯胺及其衍生物 | 第14-35页 |
1.1.1 导电聚合物简介 | 第14-16页 |
1.1.2 聚苯胺的发现和历史 | 第16页 |
1.1.3 聚苯胺的结构和导电原理 | 第16-17页 |
1.1.4 聚苯胺的基本性质 | 第17-19页 |
1.1.5 聚苯胺的聚合原理和过程 | 第19-21页 |
1.1.6 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形貌调控 | 第21-28页 |
1.1.7 聚苯胺改性 | 第28-30页 |
1.1.8 聚苯胺功能材料在生命分析中的应用 | 第30-35页 |
1.2 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和释放 | 第35-44页 |
1.2.1 循环肿瘤细胞简介 | 第35-37页 |
1.2.2 纳米结构在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中的应用 | 第37-40页 |
1.2.3 循环肿瘤细胞的释放方法 | 第40-44页 |
1.3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4页 |
第二章 形貌可控聚(氨基苯硼酸)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循环肿瘤细胞的高效捕获与释放 | 第54-73页 |
2.1 前言 | 第54-5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57-60页 |
2.2.1 试剂和仪器 | 第57页 |
2.2.2 形貌可控Poly-APBA纳米结构的制备 | 第57-58页 |
2.2.3 细胞培养 | 第58页 |
2.2.4 细胞在不同形貌Poly-APBA纳米结构上的捕获以及荧光分析 | 第58-59页 |
2.2.5 不同Poly-APBA纳米结构上捕获的CCRF-CEM细胞的形貌表征 | 第59页 |
2.2.6 溶液pH对细胞捕获的影响 | 第59页 |
2.2.7 孵化时间对细胞捕获的影响 | 第59页 |
2.2.8 细胞释放 | 第59-60页 |
2.2.9 细胞活性分析 | 第60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60-68页 |
2.3.1 不同形貌Poly-APBA纳米结构的制备和表征 | 第60-63页 |
2.3.2 细胞在不同形貌Poly-APBA纳米结构上的捕获 | 第63-64页 |
2.3.3 捕获在不同Poly-APBA纳米结构上CCRF-CEM细胞的形貌表征 | 第64-65页 |
2.3.4 细胞捕获条件的优化 | 第65-67页 |
2.3.5 细胞释放及细胞活性分析 | 第67-68页 |
2.4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第三章 基于硼酸酯电化学氧化的循环肿瘤细胞可控捕获释放研究 | 第73-88页 |
3.1 前言 | 第73-7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5-78页 |
3.2.1 试剂和仪器 | 第75-76页 |
3.2.2 Poly-(3-APBA-co-2-ABSA)膜的制备 | 第76页 |
3.2.3 3-ABPA和2-ABSA组成对poly-(3-APBA-co-2-ABSA)膜制备的影响 | 第76页 |
3.2.4 聚合电位对poly-(3-APBA-co-2-ABSA)膜制备的影响 | 第76-77页 |
3.2.5 硼酯键的电化学氧化 | 第77页 |
3.2.6 细胞培养 | 第77页 |
3.2.7 Poly-(3-APBA-co-2-ABSA)膜上的适体修饰 | 第77页 |
3.2.8 细胞在poly-(3-APBA-co-2-ABSA)膜上的捕获以及荧光分析 | 第77-78页 |
3.2.9 孵化时间对细胞捕获的影响 | 第78页 |
3.2.10 细胞的电化学释放 | 第78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78-84页 |
3.3.1 Poly-(3-APBA-co-2-ABSA)膜的制备 | 第78-80页 |
3.3.2 Poly-(3-APBA-co-2-ABSA)膜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80-81页 |
3.3.3 硼酯键的电化学氧化 | 第81-82页 |
3.3.4 CCRF-CEM在poly-(3-APBA-co-2-ABSA)膜上的捕获及其电化学可控释放 | 第82-84页 |
3.4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第四章 多孔氮掺杂碳纳米纤维修饰电极集成的微流控芯片快速灵敏检测羟基自由基 | 第88-105页 |
4.1 引言 | 第88-9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90-93页 |
4.2.1 试剂和仪器 | 第90-91页 |
4.2.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91页 |
4.2.3 微流控芯片的制备 | 第91-92页 |
4.2.4 NPCF-PGE修饰电极上3,4-DHBA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 第92页 |
4.2.5 微流控芯片上的电泳过程及安培检测 | 第92-93页 |
4.2.6 烟气中羟基自由基的捕获 | 第93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93-101页 |
4.3.1 NPCF-PGE修饰电极的表征 | 第94-95页 |
4.3.2 3,4-DHBA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 第95-96页 |
4.3.3 ·OH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 第96-97页 |
4.3.4 微流控芯片上检测电位的优化 | 第97-100页 |
4.3.5 3,4-DHBA标准溶液的检测以及烟气中·OH含量的分析 | 第100-101页 |
4.4 结论 | 第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附录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