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相关研究的综述 | 第12-16页 |
1.2.1 社会动员 | 第12页 |
1.2.2 社会动员机制 | 第12-14页 |
1.2.3 利用传统媒体进行社会动员的研究 | 第14页 |
1.2.4 基于互联网进行社会动员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5 海外华人社会中的社会动员研究 | 第15-16页 |
1.2.6 小结 | 第16页 |
1.3 章节安排与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梁彼得事件”发展过程 | 第19-24页 |
2.1 事件简介 | 第19-20页 |
2.2 “梁彼得事件”舆情演变过程 | 第20-24页 |
第三章 社会动员机制分析 | 第24-49页 |
3.1 参与主体的利益考量 | 第24-26页 |
3.2 “挺梁运动”中的组织力量 | 第26-29页 |
3.2.1 海外华人社团组织资源丰富 | 第26-28页 |
3.2.2 广泛认可的领导成员和积极人士 | 第28-29页 |
3.3 人际网络的建立 | 第29-31页 |
3.3.1 华人社会“三大宝”搭建人际网络基础 | 第29-30页 |
3.3.2 虚拟交往打破传统人际网络界限 | 第30-31页 |
3.4 政治机会结构 | 第31-37页 |
3.4.1 积累已久的警民矛盾和种族歧视创造政治机会 | 第32页 |
3.4.2 华人政治意识的觉醒冲击旧有的政治平衡 | 第32-33页 |
3.4.3 对媒体的利用度 | 第33-37页 |
3.4.4 已经存在的组织基础 | 第37页 |
3.5 成功动员 | 第37-49页 |
3.5.1 微信动员 | 第37-39页 |
3.5.2 组织者的框架建构 | 第39-43页 |
3.5.3 新闻报道强化挺梁舆论场 | 第43-48页 |
3.5.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第49-51页 |
4.1 微信动员的局限性 | 第49-50页 |
4.2 华人组织的力量不容忽视 | 第50页 |
4.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1 | 第55-57页 |
附录2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