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1.1.1 湿地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1.1.2 鄱阳湖湿地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1.1.3 湿地蒸散发研究的重要性 | 第13页 |
1.1.4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1 湿地蒸散发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2 湿地生态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2.3 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生态水文要素变化分析及Hydrus模拟 | 第20-40页 |
2.1 实验区概况 | 第20-27页 |
2.1.1 实验区选取 | 第20页 |
2.1.2 实验区气象、水文、土壤及植被数据 | 第20-27页 |
2.2 Hydrus概念模型 | 第27-28页 |
2.3 Hydrus数值模型 | 第28-31页 |
2.3.1 模型结构与数学原理 | 第28-30页 |
2.3.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第30页 |
2.3.3 输入数据 | 第30页 |
2.3.4 模型参数 | 第30-31页 |
2.4 模拟效果评价 | 第31页 |
2.5 SPAC界面模拟结果 | 第31-38页 |
2.5.1 大气-植被界面 | 第33-34页 |
2.5.2 大气-土壤界面 | 第34-35页 |
2.5.3 根系层底部界面 | 第35-36页 |
2.5.4 根系层土壤含水量变化值模拟结果 | 第36-37页 |
2.5.5 蒸散发模拟结果 | 第37-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辐射、风速、湿度变化对湿地蒸散发的影响 | 第40-73页 |
3.1 不同辐射值对湿地蒸散发的影响 | 第40-53页 |
3.2 不同风速值对湿地蒸散发的影响 | 第53-64页 |
3.3 不同相对湿度值对湿地蒸散发的影响 | 第64-7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四章 地下水变化对湿地蒸散发的影响 | 第73-106页 |
4.1 地下水埋深对湿地蒸散发的影响 | 第73-81页 |
4.2 地下水周期变化对湿地蒸散发的影响 | 第81-93页 |
4.3 增大潜在蒸散发后地下水周期变化对蒸散发的影响 | 第93-10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五章 植被因素对湿地蒸散发的影响 | 第106-118页 |
5.1 LAI变化对湿地蒸散发的影响 | 第106-115页 |
5.2 泥滩、水域、草洲蒸散发对比 | 第115-11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8-121页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118-11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19-121页 |
致谢 | 第121-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