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明代岭南籍言官群体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7页
    第一节 有关概念的阐释第10-11页
        一、言官第10页
        二、岭南第10-11页
    第二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第11页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第11-17页
        一、关于言官制度的研究第12-13页
        二、关于言官蜕变的研究第13页
        三、关于言官与其他群体之间关系的研究第13-15页
        四、关于言官自身的研究第15-17页
第一章 明代言官制度第17-23页
    第一节 明代言官建制第17-19页
        一、六科第17-18页
        二、都察院第18-19页
    第二节 明代言官职权第19-23页
        一、规谏皇帝第19-20页
        二、纠劾百司第20-21页
        三、考察百官第21页
        四、巡历地方第21-23页
第二章 明代岭南籍言官群体概况第23-32页
    第一节 明代岭南籍言官群体的时段分布第23-25页
    第二节 明代岭南籍言官群体的地理分布第25-27页
    第三节 明代岭南籍言官群体的出身情况第27-28页
    第四节 明代岭南籍言官群体的仕宦履历第28-32页
第三章 明代岭南籍言官群体的政治作为第32-55页
    第一节 规谏皇帝德行第32-36页
    第二节 抑制宦官擅权第36-39页
    第三节 纠劾不法官员第39-43页
    第四节 缓和社会矛盾第43-51页
        一、反对侵占民田第43-44页
        二、反对滥增赋役第44-47页
        三、平理冤狱第47页
        四、赈灾济民第47-49页
        五、巩固边防第49-51页
    第五节 镇压民族动乱第51-55页
第四章 明代岭南籍言官群体的人格特性第55-70页
    第一节 明代岭南籍言官群体的人格特性的表现第55-65页
        一、依附心理,皇权至上第55-57页
        二、遇事敢言,不避权贵第57-60页
        三、心系百姓,关注民生第60-63页
        四、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第63-65页
    第二节 明代岭南籍言官群体人格特性的形成原因第65-70页
        一、地理因素第65-66页
        二、教育因素第66-67页
        三、民风因素第67-68页
        四、制度因素第68-70页
结语:明代岭南籍言官群体的历史地位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附表:明代岭南籍言官群体一般情况简表第78-93页
致谢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宋地方官药局研究
下一篇:两广地区汉墓出土动物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