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微生物学论文

几种优良外生菌根菌的应用和胶丸菌剂的制备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10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林木外生菌根菌研究综述第11-19页
 1 外生菌根基本情况第11页
 2 菌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第11-14页
   ·扩大植物养分的吸收范围第11-12页
   ·刺激植物生长第12页
   ·提高植物根部的抗病性第12-13页
   ·增强寄主植物的抗逆性第13页
   ·对植物病原菌拮抗作用第13-14页
   ·改善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第14页
 3 菌根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第14-16页
   ·提高森林生产力第14-15页
   ·改善土壤环境第15页
   ·在造林中的应用第15-16页
 4 菌根菌剂的研究与发展概况第16-18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6-17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7-18页
 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菌根菌固体菌剂对松树的促生作用第19-29页
 1 试验材料第19-20页
   ·供试菌株第19页
   ·试验树种和地点第19页
   ·试验地概况第19-20页
     ·安徽试验地概况第19-20页
     ·下蜀试验地概况第20页
 2 试验方法第20-21页
   ·湿地松菌根化试验第20-21页
     ·菌剂的制备第20页
     ·菌剂使用方法第20页
     ·测定方法第20-21页
   ·赤松组培苗菌根化试验第21页
     ·菌剂的制备第21页
     ·菌剂的使用方法第21页
     ·测定方法第21页
   ·数据分析第2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1-27页
   ·湿地松菌根化田间效果分析第21-26页
     ·接种菌根菌对湿地松成活率的影响第21-22页
     ·接种菌根菌对湿地松高生长、粗生长的影响第22-25页
     ·接种菌根菌对湿地松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5-26页
   ·赤松菌根化田间效果分析第26-27页
 4 结论与讨论第27-29页
第三章 菌根菌固体菌剂对杨树的促生作用第29-36页
 1 试验材料第29-30页
   ·供试菌株第29页
   ·试验树种和地点第29页
   ·试验地概况第29-30页
     ·镇江试验地概况第29-30页
     ·淮安试验地概况第30页
 2 试验方法第30-31页
   ·镇江试验区第30-31页
     ·菌剂的制备第30页
     ·试验设计第30页
     ·测定方法第30-31页
   ·淮安试验区第31页
     ·菌剂的制备第31页
     ·试验设计第31页
     ·测定方法第31页
   ·数据分析第3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1-34页
   ·一年生NL-895 杨在镇江地区的试验第31-33页
     ·成活率、溃疡病病情指数调查结果第31-32页
     ·接种菌根菌后杨树的生长情况第32-33页
   ·淮安地区杨树接种菌根菌造林试验第33-34页
     ·成活率、溃疡病病情指数调查结果第33页
     ·接种固体菌剂后杨树生长情况第33-34页
 4 结论与讨论第34-36页
第四章 胶丸菌剂制备工艺的摸索与应用第36-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6-39页
   ·供试菌株第36页
   ·菌根菌扩大培养第36页
   ·胶丸菌剂制备的体积比筛选第36-37页
   ·制备胶丸菌剂pH 值的确定第37页
   ·胶丸菌剂的保存条件研究第37页
   ·Be、Rl 胶丸菌剂对马尾松的促生效应比较第37-38页
   ·Be、Rl 胶丸菌剂和固体菌剂对马尾松的促生效应比较第38页
   ·胶丸菌剂和固体菌剂的成本比较第38-39页
     ·ZPDA 平板成本粗算第38页
     ·液体菌剂成本粗算第38页
     ·固体菌剂成本粗算第38-39页
     ·胶丸菌剂成本粗算第39页
   ·数据分析第3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9-50页
   ·Xc 与SA 不同体积比制备的胶丸菌剂生长量及成型情况第39-40页
   ·不同pH 值的SA 包埋的胶丸菌剂生长情况比较第40-41页
   ·胶丸菌剂的保存条件的确定第41-43页
     ·胶丸菌剂在不同保存液下的活力变化第41-42页
     ·自封袋保存的胶丸菌剂的活力和含水量变化情况第42-43页
   ·Be 和Rl 胶丸菌剂的不同接种量对马尾松的促生作用比较第43-45页
   ·胶丸菌剂和固体菌剂对马尾松的促生效应第45-49页
     ·马尾松接种Be 胶丸菌剂与固体菌剂后生长情况第45-47页
     ·马尾松分别接种Rl 胶丸菌剂与固体菌剂后生长情况第47-49页
   ·胶丸菌剂和固体菌剂的成本比较第49-50页
 3 结论与讨论第50-51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第51-54页
 1 全文总结第51-52页
   ·Rl、Be 对湿地松的促生效应第51页
   ·Rl、Be 对赤松家系1-A 不同代数组培苗的促生效应第51页
   ·镇江地区杨树造林试验第51页
   ·淮安地区杨树造林试验第51-52页
   ·对胶丸菌剂制备工艺的初步探索第52页
   ·对胶丸菌剂保存条件的初步探索第52页
   ·胶丸菌剂的施用效果及和固体菌剂的比较第52页
 2 讨论与展望第52-54页
   ·存在问题第52-53页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省毛竹林生态与经济价值评价
下一篇: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