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拟解决的问题、基本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问题 | 第14-15页 |
1.3.2 研究基本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1.4.1 主要创新点 | 第17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 | 第18-29页 |
2.1 我国产业转型与服务外包 | 第18-21页 |
2.1.1 我国产业转型的背景及内涵 | 第18-19页 |
2.1.2 服务外包的内涵及分类 | 第19-21页 |
2.2 我国互联网发展与服务外包 | 第21-23页 |
2.2.1 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概况 | 第21-22页 |
2.2.2 “互联网+”对服务外包发展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 服务外包相关理论 | 第23-26页 |
2.3.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3-24页 |
2.3.2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4页 |
2.3.3 价值链理论 | 第24-25页 |
2.3.4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25-26页 |
2.4 相关分析方法 | 第26-29页 |
2.4.1 SWOT分析法 | 第26-27页 |
2.4.2 PEST分析法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与转型动因 | 第29-37页 |
3.1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概况 | 第29-31页 |
3.1.1 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 第29-30页 |
3.1.2 产业实力稳步增强 | 第30-31页 |
3.1.3 产业地位不断提升 | 第31页 |
3.2 我国服务外包结构分析 | 第31-34页 |
3.2.1 产业结构分析 | 第31-34页 |
3.2.2 区域结构分析 | 第34页 |
3.3 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转型动因分析 | 第34-37页 |
3.3.1 核心竞争力视角: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 第34-35页 |
3.3.2 比较优势视角:国际竞争日益凸显 | 第35-36页 |
3.3.3 产业链视角:新兴商业模式冲击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福州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37-50页 |
4.1 福州市经济发展现状 | 第37-39页 |
4.1.1 社会生产力总体向好 | 第37-38页 |
4.1.2 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 第38页 |
4.1.3 现代服务业增速居前 | 第38-39页 |
4.2 福州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分析——基于SWOT分析 | 第39-46页 |
4.2.1 优势分析 | 第39-41页 |
4.2.2 劣势分析 | 第41-42页 |
4.2.3 机会分析 | 第42-43页 |
4.2.4 挑战分析 | 第43-44页 |
4.2.5 SWOT矩阵分析与战略选择 | 第44-46页 |
4.3 福州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6-50页 |
4.3.1 产业层次总体偏低 | 第46页 |
4.3.2 高端人才储备不足 | 第46-47页 |
4.3.3 政策及协会作用未充分发挥 | 第47-48页 |
4.3.4 知识产权保护不够有力 | 第48-50页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服务外包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50-57页 |
5.1 国外经验借鉴 | 第50-52页 |
5.1.1 印度服务外包发展经验借鉴 | 第50-51页 |
5.1.2 爱尔兰服务外包发展经验借鉴 | 第51-52页 |
5.2 南京服务外包产业经验借鉴 | 第52-54页 |
5.2.1 南京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分析 | 第52-53页 |
5.2.2 南京服务外包产业经验借鉴 | 第53-54页 |
5.3 上海服务外包产业经验借鉴 | 第54-57页 |
5.3.1 上海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分析 | 第54-55页 |
5.3.2 上海服务外包产业经验借鉴 | 第55-57页 |
第六章 “互联网+”背景下福州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策 | 第57-66页 |
6.1 构建“互联网+服务外包”产业体系 | 第57-60页 |
6.1.1 升级打造服务外包云平台 | 第57-58页 |
6.1.2 打造“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产业集群 | 第58-60页 |
6.2 构建“互联网+服务外包”创新体系 | 第60-63页 |
6.2.1 鼓励福州文化创意服务外包企业发展众包模式 | 第60-62页 |
6.2.2 探索自贸区服务外包海关监管模式创新 | 第62-63页 |
6.3 构建“互联网+服务外包”支撑体系 | 第63-64页 |
6.3.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第63页 |
6.3.2 强化行业协会作用 | 第63-64页 |
6.4 构建“互联网+服务外包”基础体系 | 第64-66页 |
6.4.1 培育产业专门人才 | 第64页 |
6.4.2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 第64-66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