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高温下超韧纤维混凝土结构温度场及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1.1.1 火灾严峻形势第13-14页
        1.1.2 高温下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爆裂缺陷第14-15页
    1.2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第15-16页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16-21页
        1.3.1 普通钢筋混凝土材料的高温性能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2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高温作用下性能的研究现状第18-21页
    1.4 建筑结构抗火设计方法研究现状第21-23页
        1.4.1 基于试验的结构抗火设计第21页
        1.4.2 基于计算的结构抗火设计第21-22页
        1.4.3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火设计第22-23页
    1.5 目前结构抗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3页
    1.6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高温下材料的热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第25-33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高温下纤维混凝土的热工性能第25-27页
        2.2.1 纤维混凝土的热传导系数第25-26页
        2.2.2 纤维混凝土的密度第26页
        2.2.3 纤维混凝土的质量比热容第26-27页
        2.2.4 纤维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第27页
    2.3 纤维混凝土高温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第27-29页
        2.3.1 高温下纤维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第27-28页
        2.3.2 高温下纤维混凝土的受拉应力-应变关系第28-29页
    2.4 高温下钢筋的热工性能第29-30页
        2.4.1 钢筋的热传导系数第29页
        2.4.2 钢筋的密度第29页
        2.4.3 钢筋的质量热容第29页
        2.4.4 钢筋的热膨胀系数第29-30页
    2.5 高温下钢筋的力学性能第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3页
第三章 高温下钢筋纤维混凝土柱温度场和力学性能分析第33-53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高温作用下构件温度场分析的理论基础第33-36页
        3.2.1 火灾的标准温度—时间曲线第33-34页
        3.2.2 热传导方程及定解条件第34-36页
    3.3 ABAQUS热—力耦合分析简介及原理第36-38页
        3.3.1 热—力耦合分析简介第36页
        3.3.2 热—力耦合分析基本原理第36-38页
    3.4 温度场有限元分析第38-45页
        3.4.1 传热学的基本知识与建模中的基本假设第38-39页
        3.4.2 钢筋纤维混凝土柱模型建立第39-40页
        3.4.3 有限元分析建模过程与结果分析第40-45页
    3.5 高温下钢筋增强纤维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分析第45-51页
        3.5.1 四面受火轴心受压柱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第45-51页
    3.6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高温下钢筋纤维混凝土框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第53-59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钢筋纤维混凝土框架模型第53-56页
    4.3 钢筋混凝土框架抗火性能分析第56-58页
        4.3.1 钢筋混凝土框架温度场分析第56-57页
        4.3.2 钢筋纤维混凝土框架高温下力学性能分析第57-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火灾后碳纤维布加固钢筋纤维混凝土梁有限元分析第59-65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碳纤维布加固火灾后构件的研究现状第59页
    5.3 碳纤维布加固梁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第59-63页
        5.3.1 钢筋纤维混凝土梁模型情况第59-60页
        5.3.2 梁有限元分析时基本假定及建模思路第60页
        5.3.3 碳纤维布的热学和力学性能参数第60-61页
        5.3.4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第61-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6.1 结论第65页
    6.2 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作者简介第71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严寒及寒冷地区外墙外保温系统热湿应力研究
下一篇:多参数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恶性程度评估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