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1.1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现状 | 第8页 |
1.1.1 水稻产量性状的研究 | 第8页 |
1.1.2 稻米品质育种研究 | 第8页 |
1.2 世界水稻生产情况 | 第8-10页 |
1.2.1 世界水稻生产概况 | 第8-10页 |
1.2.2 世界水稻生产主要特点 | 第10页 |
1.3 中国水稻生产现状 | 第10-11页 |
1.4 安徽省水稻生产现状 | 第11-16页 |
1.4.1 安徽省水稻品种应用情况 | 第12-14页 |
1.4.2 安徽省水稻生产上品种应用的问题与趋势 | 第14-16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6-17页 |
2 引言 | 第17-18页 |
3 | 第18-43页 |
3.1 徽两优898的选育及特征特性研究 | 第18-22页 |
3.1.1 徽两优898选育情况 | 第18-21页 |
3.1.2 徽两优898特征特性 | 第21-22页 |
3.2 徽两优898的三种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 第22-29页 |
3.2.1 模式一:徽两优898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 第22-24页 |
3.2.2 模式二:徽两优898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 第24-27页 |
3.2.3 模式三:徽两优898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 第27-29页 |
3.3 徽两优898的高产制种技术 | 第29-32页 |
3.3.1 制种目标 | 第29-30页 |
3.3.2 制种技术方案 | 第30-32页 |
3.4 徽两优898推广应用 | 第32-43页 |
3.4.1 徽两优898的产业化形式 | 第32-34页 |
3.4.2 徽两优898的产业化条件 | 第34-35页 |
3.4.3 产业化实施 | 第35-41页 |
3.4.4 产业化效益分析 | 第41-43页 |
4 总结与讨论 | 第43-45页 |
4.1 徽两优898的选育及品种特征特性 | 第43页 |
4.2 徽两优898在三种栽培模式下的高产栽培技术 | 第43-44页 |
4.3 徽两优898高产制种技术 | 第44页 |
4.4 徽两优898的推广应用 | 第44页 |
4.5 讨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