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奥-贝球铁的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1.2.1 奥-贝球铁的热处理工艺 | 第9-11页 |
1.2.2 奥-贝球铁的组织和性能特点 | 第11-14页 |
1.2.3 奥-贝球铁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 奥-贝球铁磨削加工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1 磨削的分类 | 第15-16页 |
1.3.2 磨削的原理 | 第16页 |
1.3.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4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第18-19页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19-30页 |
2.1 实验设备 | 第19-21页 |
2.1.1 SPZ-70中频感应加热熔炼炉 | 第19页 |
2.1.2 XIL-30-3硝盐等温淬火炉 | 第19-20页 |
2.1.3 卧轴矩台平面磨床 | 第20-21页 |
2.2 奥-贝球铁的制备 | 第21-26页 |
2.2.1 球墨铸铁的制备 | 第21-23页 |
2.2.2 奥-贝球铁的热处理 | 第23-24页 |
2.2.3 奥-贝球铁的组织和性能 | 第24-26页 |
2.3 磨削实验 | 第26-28页 |
2.3.1 机床参数 | 第26-27页 |
2.3.2 砂轮 | 第27-28页 |
2.3.3 磨削参数 | 第28页 |
2.4 检测与分析方法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磨削参数对奥-贝球铁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30-37页 |
3.1 不同磨削参数下奥-贝球铁磨削表面的粗糙度 | 第30页 |
3.2 磨削参数对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主次关系分析 | 第30-32页 |
3.3 验证实验 | 第32-33页 |
3.4 砂轮速度对奥-贝球铁磨削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33-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 磨削参数对奥-贝球铁磨削表面硬化层的影响 | 第37-49页 |
4.1 不同磨削参数下奥-贝球铁磨削表面的洛氏硬度 | 第37页 |
4.2 磨削参数对磨削表面硬化层的影响主次关系分析 | 第37-39页 |
4.3 验证实验 | 第39页 |
4.4 奥-贝球铁磨削表面显微硬度分布 | 第39-42页 |
4.5 X射线衍射定量分析残余奥氏体含量 | 第42-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结论 | 第49页 |
5.2 展望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