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火箭、航天器构造(总体)论文

线面对构齿轮啮合理论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0-2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第11-24页
        1.2.1 齿轮的发展历程及现状第11-14页
        1.2.2 齿轮啮合理论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新型齿轮研究现状第16-22页
        1.2.4 齿轮传动的分类第22-24页
    1.3 论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第24-25页
        1.3.1 研究目的第24-25页
        1.3.2 主要内容第25页
    1.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2 线面啮合齿轮基本理论第26-50页
    2.1 引言第26页
    2.2 线面啮合定义第26-32页
        2.2.1 线面接触第26-28页
        2.2.2 线面啮合第28-29页
        2.2.3 线面啮合多样性第29-32页
    2.3 线面啮合基本原理第32-40页
        2.3.1 坐标系及坐标转换第32-35页
        2.3.2 给定曲面及接触曲线第35页
        2.3.3 相对运动速度及接触方向第35-37页
        2.3.4 啮合方程第37-40页
        2.3.5 共轭曲线及啮合线方程第40页
    2.4 线面啮合几何特性第40-44页
        2.4.1 曲线存在性及唯一性第40-41页
        2.4.2 曲线曲率及挠率第41-44页
    2.5 曲面构建理论及实体建模第44-48页
        2.5.1 包络法第44页
        2.5.2 齿形法线法第44-45页
        2.5.3 新型齿面成形理论第45-47页
        2.5.4 实体建模方法与流程第47-48页
    2.6 本章小结第48-50页
3 线面对构内啮合齿轮设计方法第50-62页
    3.1 引言第50页
    3.2 齿形参数第50-52页
    3.3 线面对构内啮合齿轮设计第52-58页
        3.3.1 内齿轮方程第52页
        3.3.2 接触迹线选取第52-53页
        3.3.3 接触方向第53页
        3.3.4 啮合方程第53-54页
        3.3.5 共轭曲线确定第54页
        3.3.6 轮齿齿面构建第54-58页
    3.4 线面对构内啮合齿轮副构建方法二第58-59页
    3.5 本章小结第59-62页
4 线面对构内啮合齿轮接触特性分析第62-82页
    4.1 引言第62页
    4.2 齿面接触特性分析第62-70页
        4.2.1 根切分析第62-64页
        4.2.2 齿面干涉分析第64-65页
        4.2.3 滑动率第65-68页
        4.2.4 中心距误差适应能力第68-70页
    4.3 重合度第70-73页
    4.4 轮齿接触分析第73-80页
    4.5 本章小结第80-82页
5 基于线面对构齿轮的空间站对日定向机构设计第82-102页
    5.1 引言第82-83页
    5.2 国际空间站对日定向机构第83-86页
        5.2.1 国际空间站对日定向机构介绍第83-85页
        5.2.2 国际空间站对日定向机构现有不足第85-86页
    5.3 基于线面对构齿轮的空间站对日定向机构第86-101页
        5.3.1 基于线面对构齿轮空间站对日定向机构结构设计第86-88页
        5.3.2 空间站对日定向机构末端齿轮副性能指标第88页
        5.3.3 空间站对日定向机构末端齿轮副参数设计与分析第88-101页
    5.4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6 空间站对日定向机构末端齿轮副实验研究第102-120页
    6.1 引言第102页
    6.2 空间站对日定向机构末端齿轮副1:2实验研究第102-110页
        6.2.1 实验原理及设备第102-103页
        6.2.2 齿轮加工及实验台安装第103-106页
        6.2.3 实验方案第106-109页
        6.2.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09-110页
    6.3 空间站对日定向机构末端齿轮副1:1实验研究第110-119页
        6.3.1 实验原理及设备第110-112页
        6.3.2 齿轮加工及实验台安装第112-115页
        6.3.3 实验方案第115-116页
        6.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16-119页
    6.4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20-124页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第120-121页
        7.1.1 主要研究结论第120-121页
        7.1.2 创新点第121页
    7.2 后续工作展望第121-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4页
附录第134-135页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134页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34-135页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或授权的发明专利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分辨分层大气湍流测量仪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硬石膏岩吸水—膨胀演化及其对隧道施工期可靠性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