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2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11-18页 |
一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二 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 第18-20页 |
一 相关概念 | 第18-20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一 研究框架 | 第21-2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第一章 青年群体的网络健康信息接触情况 | 第24-33页 |
第一节 研究样本的结构分析 | 第24-28页 |
一 问卷调查的样本结构 | 第24-27页 |
二 深度访谈的样本结构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青年群体的网络健康信息接触情况 | 第28-33页 |
一 青年群体对网络健康信息的关注统计 | 第28-31页 |
二 青年群体关注网络健康信息的行为特征 | 第31-33页 |
第二章 网络健康信息对青年群体的态度及行为影响 | 第33-44页 |
第一节 信息的扩散与互动:获取健康知识 | 第34-38页 |
第二节 受众健康观念的改变:产生健康信念 | 第38-40页 |
一 主动关注获取网络健康信息 | 第38-39页 |
二 网络健康信息关注与健康观念改变的关联性分析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受众健康行为的促进:形成健康行为 | 第40-44页 |
一 从态度改变到形成健康行为 | 第40-42页 |
二 网络健康信息关注与健康行为形成的关联性分析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影响青年群体获取网络健康信息后态度及行为改变的因素 | 第44-59页 |
第一节 个人因素 | 第44-49页 |
一 青年群体的个体背景特征 | 第44-45页 |
二 青年群体的健康风险感知 | 第45-49页 |
第二节 信源的权威性 | 第49-53页 |
第三节 信息内容属性 | 第53-59页 |
一 健康信息的刺激属性 | 第53-54页 |
二 健康信息的接近性 | 第54-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71页 |
附录 A:调查问卷 | 第63-70页 |
附录 B:访谈提纲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