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7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0-19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简史 | 第10-11页 |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1.2.3 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 | 第12-13页 |
1.2.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1.3 钠离子电池概述 | 第19-24页 |
1.3.1 钠离子电池的发展简史 | 第19页 |
1.3.2 钠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1.3.3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1.4 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24-25页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实验仪器药品以及测试方法 | 第27-34页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7-28页 |
2.1.1 主要试剂 | 第27-28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2.2 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方法 | 第28-32页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8-29页 |
2.2.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29页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9页 |
2.2.4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9-30页 |
2.2.5 拉曼光谱分析 | 第30页 |
2.2.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页 |
2.2.7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 第30-31页 |
2.2.8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31页 |
2.2.9 能量色散X-射线谱 | 第31-32页 |
2.2.10 热重分析 | 第32页 |
2.2.11 振实密度测量 | 第32页 |
2.2.12 pH值测量 | 第32页 |
2.3 扣式电池的制备 | 第32-33页 |
2.3.1 电极极片的制备 | 第32页 |
2.3.2 锂离子纽扣电池的组装 | 第32-33页 |
2.3.3 钠离子纽扣电池的组装 | 第33页 |
2.4 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和原理 | 第33-34页 |
2.4.1 恒电流充放测试 | 第33页 |
2.4.2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3页 |
2.4.3 交流阻抗测试 | 第33-34页 |
第3章 类纳米球形LiFePO_4F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 第34-44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材料的制备 | 第35页 |
3.2.1 FePO_4纳米球的制备 | 第35页 |
3.2.2 类纳米球形LiFePO_4F的制备 | 第35页 |
3.3 材料的物理表征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3.3.1 热分析(TG-DSC) | 第35-36页 |
3.3.2 结构分析(XRD) | 第36-38页 |
3.3.3 形貌分析(SEM和TEM) | 第38-39页 |
3.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分析 | 第39-42页 |
3.4.1 充放电性能分析 | 第39-40页 |
3.4.2 循环伏安和循环性能分析 | 第40-41页 |
3.4.3 交流阻抗分析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纳米Ag粒子修饰LiFePO_4F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 第44-54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材料的制备 | 第44-45页 |
4.2.1 FePO_4纳米球的制备 | 第44-45页 |
4.2.2 LiFePO_4F纳米球的制备 | 第45页 |
4.2.3 纳米Ag粒子修饰LiFePO_4F材料的制备 | 第45页 |
4.3 材料的物理表征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4.3.1 结构分析(XRD) | 第45-46页 |
4.3.2 形貌分析(SEM和TEM) | 第46-47页 |
4.3.3 元素含量分析(EDS) | 第47-48页 |
4.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分析 | 第48-53页 |
4.4.1 充放电性能分析 | 第48-51页 |
4.4.2 交流阻抗分析 | 第51-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碗状FePO_4@MCHB/rGO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钠性能研究 | 第54-68页 |
5.1 引言 | 第54-55页 |
5.2 材料的制备 | 第55-56页 |
5.2.1 介孔空心碳球(MCHS)的制备 | 第55页 |
5.2.2 FePO_4@MCHB的制备 | 第55页 |
5.2.3 FePO_4@MCHB/rGO的制备 | 第55-56页 |
5.3 材料的物理表征结果分析 | 第56-61页 |
5.3.1 形貌分析 | 第56-58页 |
5.3.2 结构和成分分析 | 第58-59页 |
5.3.3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 第59页 |
5.3.4 表面官能团分析 | 第59-61页 |
5.4 材料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分析 | 第61-67页 |
5.4.1 循环伏安及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 第61-63页 |
5.4.2 循环伏安测试 | 第63-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6.1 结论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科研成果 | 第82-83页 |
个人简介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