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1-27页 |
1.1 慢性乙型肝炎在中医的认识 | 第11-20页 |
1.1.1 中医防治肝胆病的萌芽阶段(战国~秦汉) | 第11-12页 |
1.1.2 《伤寒杂病论》确立肝病辨治的基本法则(东汉末年) | 第12-13页 |
1.1.3 《神农本草经》创立了治疗肝胆病的药性理论(汉代) | 第13-14页 |
1.1.4 肝胆病中医防治方法的持续充实(晋唐~明清) | 第14-16页 |
1.1.5 慢性乙型肝炎在中医方面之病因病机 | 第16-17页 |
1.1.6 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况 | 第17-20页 |
1.2 慢性乙型肝炎在西医的认识 | 第20-22页 |
1.2.1 西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况 | 第20-22页 |
1.3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之认识 | 第22-23页 |
1.4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之传播途径 | 第23页 |
1.5 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之检测方式 | 第23-24页 |
1.6 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之认识 | 第24页 |
1.7 广州与台湾地区关于慢性乙型肝炎之背景资料 | 第24-27页 |
1.7.1 广州地区 | 第24-25页 |
1.7.2 台湾地区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结果 | 第27-39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2.1.1 于各种医学数据库搜寻文献 | 第27页 |
2.1.2 人工筛选要评读的文献 | 第27页 |
2.1.3 严格评读经步骤一和二搜集到的文献 | 第27-28页 |
2.1.4 讨论与总结并完成论文 | 第28页 |
2.2 研究结果 | 第28-39页 |
2.2.1 广州地区部分医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 第28-29页 |
2.2.2 台湾地区部分医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 第29-32页 |
2.2.3 广州与台湾地区部分医院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 | 第32-34页 |
2.2.4 广州与台湾地区部分医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性别之关联 | 第34-37页 |
2.2.5 教育程度 | 第37页 |
2.2.6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及意义 | 第37-39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9-44页 |
3.1 广州与台湾地区部分医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讨论 | 第39-41页 |
3.2 广州与台湾地区部分医院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规律结果讨论 | 第41页 |
3.3 慢性乙型肝炎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病毒基因型等之关联结果讨论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