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图像通信、多媒体通信论文--图像编码论文

高性能视频编码器比较及码率控制算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1页
    1.1 选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1 高性能视频编码标准第16-18页
        1.2.2 视频编码码率控制算法第18-19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9-20页
    1.4 本文章节安排第20-21页
第二章 基于混合编码结构的视频编码结构及关键技术分析第21-33页
    2.1 混合编码结构框架第21-23页
        2.1.1 预测单元第22页
        2.1.2 变换单元第22-23页
        2.1.3 编码单元第23页
    2.2 混合编码框架中的关键编码技术第23-30页
        2.2.1 帧内预测技术第23-25页
        2.2.2 帧间预测技术第25-26页
        2.2.3 变换和量化技术第26-28页
        2.2.4 环路滤波技术第28-29页
        2.2.5 熵编码技术第29-30页
    2.3 标准测试平台及数据集第30-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最新视频编码标准的性能对比与分析第33-51页
    3.1 最新视频编码标准介绍第33-42页
        3.1.1 HEVC视频编码标准第33-36页
        3.1.2 AVS2视频编码标准第36-39页
        3.1.3 VP9视频编码标准第39-41页
        3.1.4 AV1视频编码标准第41-42页
    3.2 最新视频编码标准性能对比及分析第42-49页
        3.2.1 性能评价标准第42-43页
        3.2.2 测试序列及条件第43-45页
        3.2.3 测试结果及分析第45-49页
    3.3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HEVC的码率控制算法研究第51-71页
    4.1 码率控制的基本理论与原理第51-53页
    4.2 率失真理论与率失真优化模型第53-56页
        4.2.1 率失真理论第53-54页
        4.2.2 率失真模型第54-56页
        4.2.3 率失真优化在视频编码中的应用第56页
    4.3 经典JCTVC-K0103码率控制算法介绍第56-61页
        4.3.1 目标比特分配第57-59页
        4.3.2 量化参数确定第59-61页
    4.4 基于人眼感兴趣区域的码率控制改进算法第61-70页
        4.4.1 基于图像显著区域的提取算法第61-63页
        4.4.2 基于人眼感兴趣区域的码率控制改进算法第63-65页
        4.4.3 性能测试与结果分析第65-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5.1 总结第71页
    5.2 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9页
作者简介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PA-PSK数据分组嗅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面向运动过程的血氧饱和度提取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