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脏疾病论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论文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质分布及与内皮功能、NT-pro BNP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1-18页
    1.1 祖国医学对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第11-12页
        1.1.1 对病名的认识第11页
        1.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1-12页
        1.1.3 现代中医对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第12页
    1.2 内皮功能的现代研究第12-13页
        1.2.1 内皮功能与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第12-13页
        1.2.2 内皮功能的临床意义第13页
    1.3 NT-proBNP的现代研究第13-15页
        1.3.1 NT-proBNP的构成与意义第13-14页
        1.3.2 NT-proBNP的最新研究第14-15页
    1.4 中医体质学说第15-18页
        1.4.1 中医体质学说的起源及发展第15-16页
        1.4.2 中医体质与疾病的关系第16页
        1.4.3 体质分型的意义第16页
        1.4.4 中医体质研究基础第16-18页
第二章 临床研究第18-28页
    2.1 研究对象第18页
        2.1.1 研究对象来源第18页
        2.1.2 诊断标准第18页
        2.1.3 纳入标准第18页
        2.1.4 排除标准第18页
    2.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2.2.1 调查方法第18-19页
        2.2.2 数据管理及统计第19页
    2.3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4 结果第20-24页
        2.4.1 一般资料情况第20页
        2.4.2 性别与年龄的分布情况第20页
        2.4.3 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第20-22页
        2.4.4 各中医体质的NO水平情况第22页
        2.4.5 各中医体质的ET-1水平情况第22-23页
        2.4.6 各中医体质的NT-proBNP水平情况第23-24页
    2.5 分析与讨论第24-28页
        2.5.1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质类型分布情况第24-25页
        2.5.2 稳定型心绞痛中医体质与内皮功能第25-26页
        2.5.3 稳定型心绞痛中医体质与NT-proBNP第26-27页
        2.5.4 不足及展望第27-28页
结语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2页
附录第32-36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36-37页
致谢第37-38页
附件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下一篇:阻抗心动图联合超声心动图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