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声学工程论文--超声工程论文--超声换能器论文

基于压电元件的声能量收集装置设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页
    1.2 声能回收装置机理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4 课题研究意义第14-15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基于压电材料的声能量回收原理分析第16-31页
    2.1 声学基础第16-17页
    2.2 Helmholtz谐振器集总参数模型第17-19页
    2.3 Helmholtz谐振器等效类比电路第19-20页
    2.4 压电效应与压电方程第20-23页
        2.4.1 压电材料第20页
        2.4.2 压电效应第20-21页
        2.4.3 压电方程第21-23页
    2.5 单晶片圆形压电振子理论模型分析第23-27页
    2.6 单晶片悬臂梁压电振子理论模型分析第27-30页
    2.7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圆形压电振子声能回收器设计与COMSOL有限元仿真分析第31-46页
    3.1 Comsol~(TM)有限元仿真软件简介第31页
    3.2 Helmholtz谐振器声压放大特性仿真分析第31-37页
        3.2.1 Helmholtz谐振器结构模型第31-32页
        3.2.2 Helmholtz谐振器模型的边界条件与网格剖分第32页
        3.2.3 Helmholtz谐振器特征频率分析第32-33页
        3.2.4 Helmholtz谐振器结构参数对声波放大倍数的影响第33-37页
    3.3 求解圆形压电振子固有频率第37-39页
    3.4 Helmholtz谐振器圆形压电振子声能回收器研究第39-44页
    3.5 入射声压对输出电功率的影响第44-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基于Helmholtz谐振器与压电悬臂梁声能量回收装置的设计与制作第46-52页
    4.1 基于Helmholtz谐振器与压电悬臂梁声能量回收装置的结构参数分析与确定第46-48页
    4.2 新型声能量回收装置工作原理第48页
    4.3 声能回收装置的制作第48-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Helmholtz谐振器与压电悬臂梁新型声能量回收装置的实验验证第52-58页
    5.1 声能回收装置的实验平台第52-53页
    5.2 Helmholtz谐振器与新型声能量回收装置谐振频率及声压放大倍数的测量第53-55页
    5.3 新型声能量回收装置的发电效果测量第55-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6.1 总结第58-59页
    6.2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2-63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63-64页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GO与PVDF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无印良品产品包装的减量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