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论文

田间触土部件磨损特性分析及耐磨技术试验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6-25页
    1.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6页
    1.2 田间触土部件耐磨性的研究第16-19页
        1.2.1 磨料磨损第16-17页
        1.2.2 田间触土部件耐磨性的国内外研究第17-19页
    1.3 田间触土部件耐磨性的工艺方法研究第19-24页
        1.3.1 化学热处理强化技术第20页
        1.3.2 堆焊第20-21页
        1.3.3 等离子喷焊技术第21-23页
        1.3.4 表面喷涂技术第23页
        1.3.5 表面重熔技术第23-24页
    1.4 课题来源和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4-25页
        1.4.1 课题来源第24页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4-25页
2 田间触土部件磨损特性分析第25-31页
    2.1 土壤磨粒特性第25页
        2.1.1 土壤磨粒第25页
        2.1.2 不同土壤对磨损特性的影响第25页
    2.2 磨损失效的主要形式第25-29页
        2.2.1 粘着磨损第26页
        2.2.2 磨粒磨损第26-28页
        2.2.3 疲劳磨损第28页
        2.2.4 冲蚀磨损第28页
        2.2.5 腐蚀磨损第28页
        2.2.6 微动磨损第28-29页
    2.3 土壤磨粒磨损的影响因素第29-30页
        2.3.1 磨粒的形状第29页
        2.3.2 迎角α第29页
        2.3.3 磨粒的大小第29-30页
        2.3.4 磨粒的硬度第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渗硼-等温淬火工艺试验研究第31-42页
    3.1 渗硼技术概述第31-32页
    3.2 渗硼机理和方法研究第32-34页
        3.2.1 渗硼机理第32-33页
        3.2.2 固体法渗硼工艺介绍第33页
        3.2.3 等温淬火工艺介绍第33-34页
    3.3 渗硼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第34-35页
        3.3.1 渗硼试验材料及设备第34-35页
        3.3.2 试验方法第35页
    3.4 分析测试方法第35-36页
    3.5 65Mn渗硼-等温淬火处理后性能分析第36-41页
        3.5.1 金相分析第36-37页
        3.5.2 相结构分析第37-38页
        3.5.3 显微硬度分析第38页
        3.5.4 耐磨损性能测试第38-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4 等离子喷焊工艺的试验研究第42-60页
    4.1 实验材料第42-47页
        4.1.1 基体材料第42页
        4.1.2 喷焊材料的选择第42-44页
        4.1.3 等离子喷焊强化颗粒材料的选择第44-45页
        4.1.4 试验设备及仪器第45-47页
    4.2 喷焊前后的处理及试样的制备第47页
    4.3 试验方案设计及结果分析第47-56页
        4.3.1 等离子喷焊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第47-48页
        4.3.2 等离子喷焊参数单因素试验第48-53页
        4.3.3 等离子喷焊工艺参数的正交优化设计与结果分析第53-56页
    4.4 Ni60喷焊层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组织第56-59页
        4.4.1 Ni60喷焊层的相组成第56页
        4.4.2 Ni60喷焊层的微观组织第56-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5 等离子喷焊层的组织及性能分析第60-78页
    5.1 不同比例WC对喷焊层组织的影响第60-67页
        5.1.1 不同WC比例的喷焊层断面形貌第60-61页
        5.1.2 不同比例WC的喷焊层相分析第61-62页
        5.1.3 不同比例WC粉喷焊层的微观组织第62-67页
    5.2 喷焊层中WC形态分析第67-69页
    5.3 WC添加量对等离子堆焊层性能的影响第69-71页
        5.3.1 添加不同比例WC对喷焊层硬度的影响第69-70页
        5.3.2 同一喷焊层中不同位置硬度的变化第70-71页
    5.4 喷焊层耐磨性能试验及分析第71-77页
        5.4.1 JMM型转盘式磨料磨损试验机第72页
        5.4.2 犁铲磨损试验第72-73页
        5.4.3 镍基粉及添加不同比例WC喷焊层的磨损研究第73-74页
        5.4.4 镍基粉及添加不同比例WC磨损性能及机制第74-76页
        5.4.5 不同比例WC粉喷焊层的磨损试验结果分析第76-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6 堆焊高铬铸铁试验研究第78-91页
    6.1 高铬铸铁第78页
    6.2 堆焊工艺的主要参数的确定第78-82页
        6.2.1 堆焊速度第78-79页
        6.2.2 堆焊电流第79-80页
        6.2.3 喷射送粉量第80-81页
        6.2.4 CO_2气体流量第81-82页
    6.3 堆焊工艺参数优化设计和结果分析第82-86页
        6.3.1 试验设计第82-83页
        6.3.2 硬度回归模型的建立第83-84页
        6.3.3 硬度响应曲面分析第84-86页
    6.4 堆焊层的性能分析第86-87页
        6.4.1 堆焊层的显微硬度第86页
        6.4.2 耐磨堆焊层的扫描电镜分析第86-87页
    6.5 堆焊层与基体的耐磨性比较第87-89页
        6.5.1 堆焊涂层与基体的磨损微观形貌第88页
        6.5.2 堆焊涂层与基体的磨损机理第88-89页
    6.6 本章小结第89-91页
7 田间试验与分析第91-101页
    7.1 试验方案的制定第91-94页
        7.1.1 试验地点及设备第91-92页
        7.1.2 田间测试地块的选择第92页
        7.1.3 土壤坚实度的测量第92-93页
        7.1.4 土壤湿度的测量第93-94页
    7.2 试验过程第94-95页
    7.3 田间试验结果的分析第95-97页
    7.4 经济性和耐磨性能评价第97-100页
        7.4.1 经济成本评价第97-99页
        7.4.2 相对耐磨性价系数第99-100页
    7.5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结论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9-110页
致谢第110-112页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第112-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医大师刘敏如教授学术思想与治疗不孕症的经验研究
下一篇:袁青教授运用调神针法治疗小儿脑病的属性偏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