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周扫式激光通信跟瞄转台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8页
    1.2 国外研究现状第8-15页
        1.2.1 欧洲第9-11页
        1.2.2 美国第11-12页
        1.2.3 日本第12-15页
    1.3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激光通信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第18-25页
    2.1 卫星及其轨道第18-19页
    2.2 低轨卫星与同步卫星星间链路粗跟踪参数分析第19-21页
    2.3 卫星平台特性分析第21-23页
    2.4 卫星及负载光端机的外部环境第23页
    2.5 跟瞄转台主要技术指标第23-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跟瞄转台总体设计方案第25-42页
    3.1 典型跟瞄踪转台结构形式第25-27页
        3.1.1 单反射镜式结构分析第25页
        3.1.2 十字跟踪架式结构分析第25-26页
        3.1.3 O型架式结构分析第26-27页
        3.1.4 周扫式结构分析第27页
    3.2 跟瞄踪转台结构形式选型及设计第27-30页
        3.2.1 周扫式跟瞄转台轴系设计第28-29页
        3.2.2 轴系材料选取第29-30页
    3.3 反射镜组件结构设计第30-34页
        3.3.1 反射镜部件组成第30页
        3.3.2 反射镜支承方案第30-32页
        3.3.3 仿真分析第32-34页
    3.4 关键器件选择第34-38页
        3.4.1 伺服电机选取第34-37页
        3.4.2 角度传感器选取第37-38页
    3.5 周扫式跟瞄转台刚度分析第38-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跟瞄转台指向精度误差分析第42-49页
    4.1 周扫转台轴系误差分析第42-43页
    4.2 光学误差分析第43-44页
        4.2.1 反射镜组件安装误差第43页
        4.2.2 光学天线安装误差第43-44页
    4.3 误差坐标系建立第44页
    4.4 误差传递路径第44-45页
    4.5 跟瞄误差数学建模第45-47页
    4.6 指向误差仿真分析第47-48页
    4.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跟瞄转台伺服系统设计第49-57页
    5.1 粗跟踪数学模型第49-50页
    5.2 粗跟踪数学模型求解第50-52页
    5.3 建立系统传递函数第52页
    5.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第52-54页
    5.5 仿真验证第54-56页
    5.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6.1 论文总结第57页
    6.2 研究展望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在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无信标快速捕获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稀疏采样的数据修复及故障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