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5-19页 |
1.1.1 锂电池以及BMS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1.2 电池组单体不一致 | 第17-19页 |
1.1.3 电池组单体SOC估算意义 | 第19页 |
1.2 SOC估算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锂离子单体模型研究 | 第24-36页 |
2.1 锂离子电池特性研究 | 第24-26页 |
2.2 锂离子电池模型分析 | 第26-32页 |
2.3 平均模型与差异模型 | 第32-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电池SOC估算方法的研究 | 第36-49页 |
3.1 SOC定义 | 第36页 |
3.2 锂电池SOC估算影响因素 | 第36-38页 |
3.2.1 放电倍率 | 第36-37页 |
3.2.2 环境温度 | 第37-38页 |
3.2.3 自放电率 | 第38页 |
3.3 电池组单体SOC估算算法研究 | 第38-48页 |
3.3.1 基础SOC估算方法 | 第38-41页 |
3.3.2 基于模型的SOC估算方法 | 第41-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双时间尺度EKPF的电池组单体SOC估算方法 | 第49-56页 |
4.1 平均模型参数辨识 | 第49-53页 |
4.1.1 模型辨识方法 | 第49-50页 |
4.1.2 电池模型的数学形式 | 第50-53页 |
4.2 单体SOC估算算法 | 第53-54页 |
4.3 双时间尺度估算流程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实验验证及分析 | 第56-70页 |
5.1 实验平台搭建 | 第56-60页 |
5.2 模型参数辨识实验 | 第60-63页 |
5.3 电池组单体SOC估算实验 | 第63-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7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