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界定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问题界定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2 研究资料 | 第16-18页 |
第2章 理论借鉴与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2.1.1 关于食品加工业与农业规模经营的研究 | 第18页 |
2.1.2 关于农业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的研究 | 第18-20页 |
2.1.3 关于农业纵向分工与农业产业链的研究 | 第20-21页 |
2.1.4 文献述评 | 第21-22页 |
2.2 相关理论借鉴 | 第22-25页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2-23页 |
2.2.2 纵向分工理论 | 第23页 |
2.2.3 产业链理论 | 第23-25页 |
第3章 食品加工业对农产品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影响的分析框架 | 第25-38页 |
3.1 农产品生产规模经济效益主要来源 | 第25-30页 |
3.1.1 土地经营规模对农产品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25-26页 |
3.1.2 农业生产分工对农产品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26-29页 |
3.1.3 食品加工业对农产品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 食品加工业对农产品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的影响机理 | 第30-33页 |
3.2.1 食品加工业对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 | 第30-32页 |
3.2.2 食品加工业对农业生产分工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 农产品生产规模经济效益指标筛选与量化方法 | 第33-38页 |
3.3.1 核心指标筛选依据 | 第33-34页 |
3.3.2 核心指标筛选结果 | 第34-35页 |
3.3.3 核心指标量化方法 | 第35-38页 |
第4章 食品加工业生产率与农产品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综合测算 | 第38-57页 |
4.1 食品加工业发展与农产品生产经济效益概况 | 第38-42页 |
4.1.1 我国食品加工业发展概况 | 第38-40页 |
4.1.2 农产品生产经济效益概况 | 第40-42页 |
4.2 农产品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微观调查 | 第42-48页 |
4.2.1 调查实施概述 | 第43-45页 |
4.2.2 样本基本特征 | 第45-48页 |
4.3 农产品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的综合测算与分析 | 第48-52页 |
4.3.1 指标选取与测算过程 | 第48-51页 |
4.3.2 测度结果描述性分析 | 第51-52页 |
4.4 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率的综合测算与分析 | 第52-57页 |
4.4.1 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率测算方法介绍 | 第52-54页 |
4.4.2 食品加工业生产率指标设定与说明 | 第54-55页 |
4.4.3 食品加工业生产率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55-57页 |
第5章 食品加工业对农产品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影响实证 | 第57-69页 |
5.1 食品加工业与农产品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因果判别 | 第57-59页 |
5.1.1 分组规模经济效益的观察 | 第57-58页 |
5.1.2 核密度估计的差别化观察 | 第58-59页 |
5.2 因果关系模型设定与分析 | 第59-61页 |
5.2.1 研究方法 | 第59-60页 |
5.2.2 模型设定 | 第60-61页 |
5.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61-64页 |
5.3.1 变量选取与说明 | 第61-63页 |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63-64页 |
5.4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64-69页 |
5.4.1 食品加工业影响的结果分析 | 第64-66页 |
5.4.2 食品加工业路径的结果分析 | 第66-69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69-7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6.2 政策启示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附录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