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养护与维修论文--路基的养护与维修论文

斜坡散粒体冲击挡墙动力特性及其易损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依据第11-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散粒体斜坡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冲击灾害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斜坡散粒体冲击灾害研究现状第15页
        1.2.4 承灾体易损性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5 问题的提出第16页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6-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论文创新点第17页
        1.3.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2章 天山公路沿线散粒体斜坡发育分布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第19-35页
    2.1 G217沿线典型散粒体斜坡发育特征第19-25页
    2.2 散粒体斜坡分布特点第25-28页
        2.2.1 散粒体斜坡分布与地形地貌的关系第25-26页
        2.2.2 散粒体斜坡分布受地层岩性的影响第26页
        2.2.3 散粒体斜坡分布受斜坡坡向的影响第26-27页
        2.2.4 散粒体斜坡分布受构造运动的影响第27页
        2.2.5 散粒体斜坡分布受大气气候的影响第27-28页
    2.3 散粒体斜坡的发育形成过程第28-32页
        2.3.1 散粒体斜坡的构成要素第28-31页
        2.3.2 散粒体斜坡发育过程第31-32页
    2.4 天山公路散粒体斜坡失稳诱发因素与机制第32-34页
        2.4.1 散粒体斜坡失稳诱发因素第32-33页
        2.4.2 散粒体斜坡失稳机制分析第33-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斜坡散粒体对挡墙的冲击试验研究第35-50页
    3.1 试验内容及步骤第35-39页
        3.1.1 材料制备第35-36页
        3.1.2 材料密度的计算第36页
        3.1.3 滑槽摩擦系数的测定第36-37页
        3.1.4 试验目的及装置第37-39页
    3.2 试验方案设计第39-40页
    3.3 试验结果分析第40-49页
        3.3.1 散粒体冲击挡墙的运动过程第40-42页
        3.3.2 摩擦与碰撞机理第42页
        3.3.3 挡墙冲击力的测定第42页
        3.3.4 直线型挡墙和折线型挡墙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第42-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斜坡散粒体冲击挡墙的动力特性研究第50-64页
    4.1 PFC基本理论综述第50-51页
        4.1.1 接触本构模型第50-51页
    4.2 建立离散元分析模型第51-53页
        4.2.1 模型分析第51页
        4.2.2 建模参数的选择第51-52页
        4.2.3 模型监测点的布置第52-53页
    4.3 散粒体冲击挡墙的动力特性分析第53-62页
        4.3.1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53-55页
        4.3.2 不同挡墙结构对冲击力的影响第55-57页
        4.3.3 不同颗粒形状对冲击力的影响第57-60页
        4.3.4 土拱作用对冲击力的影响第60-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5章 斜坡散粒体冲击挡墙的动力过程及其易损性研究第64-82页
    5.1 G217沿线k628+500段散粒体斜坡工程地质概况第64-68页
        5.1.1 边坡基本特征第64-65页
        5.1.2 玄武岩斜坡产斜率研究第65-68页
    5.2 离散元模型的建立及监测点的布置第68-70页
    5.3 模型结果分析第70-73页
        5.3.1 挡墙倾覆前散粒体冲击挡墙的运动过程分析第70-72页
        5.3.2 挡墙倾覆后散粒体斜坡的失稳过程分析第72-73页
    5.4 挡墙的易损性研究第73-74页
        5.4.1 挡墙的易损性分析第73-74页
    5.5 挡墙易损性计算第74-77页
        5.5.1 散粒体冲击力计算第74-75页
        5.5.2 挡墙倾覆力矩计算第75-76页
        5.5.3 挡墙抗倾覆力矩计算第76-77页
    5.6 建立挡墙易损性评价模型第77-81页
    5.7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结论第82-84页
    展望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穿越层状含水结构隧道涌水量解析计算方法研究
下一篇:弄莫隧道隧址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及隧道涌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