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手性和手性识别 | 第10-15页 |
1.1.1 手性和手性识别的概述 | 第10-12页 |
1.1.2 手性识别的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1.2 手性识别的方法 | 第15-19页 |
1.2.1 色谱法 | 第15-16页 |
1.2.2 光谱法 | 第16-18页 |
1.2.3 传感器法 | 第18-19页 |
1.3 电化学手性传感器 | 第19-20页 |
1.3.1 电位型手性传感器 | 第19页 |
1.3.2 电流型手性传感器 | 第19页 |
1.3.3 电阻型手性传感器 | 第19-20页 |
1.4 手性有机小分子在手性识别中的应用 | 第20-23页 |
1.4.1 手性有机酸 | 第20-22页 |
1.4.2 手性有机碱 | 第22-23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3-24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5.2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2 石墨烯量子点-酒石酸复合材料修饰电极识别色氨酸对映体 | 第24-34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25页 |
2.2.2 石墨烯量子点-酒石酸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5-26页 |
2.2.3 色氨酸对映体的电化学识别 | 第26-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2.3.1 石墨烯量子点的表征 | 第27-28页 |
2.3.2 石墨烯量子点-L-(+)-酒石酸的表征 | 第28-29页 |
2.3.3 石墨烯量子点-L-(+)-酒石酸的电化学性能 | 第29-30页 |
2.3.4 差分脉冲伏安法识别色氨酸对映体 | 第30-32页 |
2.3.5 石墨烯量子点-L-(+)-酒石酸对色氨酸对映体的pH敏感性识别 | 第32-33页 |
2.4 本章结论 | 第33-34页 |
3 基于奎宁的温敏性电化学手性传感器用于识别色氨酸对映体 | 第34-46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34-35页 |
3.2.2 奎宁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35-36页 |
3.2.3 色氨酸对映体的电化学识别 | 第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5页 |
3.3.1 电化学手性传感器的构建 | 第36-37页 |
3.3.2 电沉积奎宁膜和奎宁修饰电极的表征 | 第37-39页 |
3.3.3 色氨酸对映体的温敏性识别 | 第39-40页 |
3.3.4 分子模拟 | 第40-42页 |
3.3.5 变温紫外 | 第42页 |
3.3.6 变温核磁氢谱 | 第42-44页 |
3.3.7 手性传感器的选择性 | 第44-45页 |
3.4 本章结论 | 第45-46页 |
4 光学活性过氧化聚吡咯电化学手性传感器的构建 | 第46-61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46-47页 |
4.2.2 手性过氧化聚吡咯膜的制备 | 第47-48页 |
4.2.3 色氨酸对映体的电化学识别 | 第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60页 |
4.3.1 手性过氧化聚吡咯的表征 | 第48-51页 |
4.3.2 手性过氧化聚吡咯的电化学性能 | 第51-53页 |
4.3.3 差分脉冲伏安法识别色氨酸对映体 | 第53-55页 |
4.3.4 参数的优化 | 第55-58页 |
4.3.5 水接触角 | 第58页 |
4.3.6 光学活性过氧化聚吡咯的手性选择性 | 第58-59页 |
4.3.7 手性传感器的电化学稳定性和重现性 | 第59-60页 |
4.4 本章结论 | 第60-61页 |
5 总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