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风俗习惯论文--中国风俗习惯论文--各种风俗专志论文

周村芯子的民俗志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4-19页
    一、选题意义第14-15页
    二、研究现状综述第15-18页
    三、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9-28页
    第一节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阐述及特征第19-21页
        一、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阐述第19页
        二、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第19-21页
    第二节 芯子类民俗的概念阐述及基本特征第21-24页
        一、芯子类民俗的概念阐述第21-22页
        二、芯子类民俗的基本特征第22-24页
    第三节 民俗志定义及芯子类民俗民俗志书写特色第24-28页
        一、民俗志定义第24-25页
        二、芯子类民俗民俗志的书写要求第25-28页
第二章 周村芯子的定义、起源与发展第28-39页
    第一节 芯子类民俗的定义与历史流变第28-32页
        一、芯子类民俗的定义第28页
        二、芯子类民俗的历史流变第28-32页
    第二节 山东省的芯子类民俗第32-36页
        一、阁子里芯子第33-34页
        二、章丘芯子第34-36页
    第三节 周村芯子的起源与发展第36-39页
        一、周村芯子的起源第36-37页
        二、周村芯子的发展第37-39页
第三章 周村芯子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第39-44页
    第一节 周村芯子的自然地理环境第39-40页
    第二节 周村芯子的社会文化环境第40-44页
第四章 周村芯子的实况记录第44-70页
    第一节 周村芯子的表现形式与表演程式第44-62页
        一、周村芯子的表现形式第45-54页
        二、周村芯子的表演程式第54-62页
    第二节 周村芯子的表演者与观众参与第62-67页
        一、周村芯子的表演者第62-66页
        二、周村芯子的观众参与第66-67页
    第三节 周村芯子的表演题材第67-70页
        一、人物与故事第67-68页
        二、涂抹与装扮第68页
        三、服饰与装饰第68-70页
第五章 周村芯子的价值及保护开发策略第70-85页
    第一节 周村芯子的价值第70-73页
        一、学术研究价值第70页
        二、现实价值第70-72页
        三、艺术价值第72-73页
    第二节 周村芯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73-77页
        一、时代背景的冲击第73-74页
        二、传承人问题第74-75页
        三、资金匮乏问题第75-76页
        四、周村芯子本身的局限和制约第76-77页
    第三节 周村芯子的保护开发策略第77-85页
        一、已经做出的保护工作第77-79页
        二、将来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第79-85页
结语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附录一: 2016年元宵节民间艺术展演节目单第90-92页
附录二: 受访人汇总表第92-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皖东琅琊山庙会的民俗学考察
下一篇:文化自信背景下粤西年例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庵里村为例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