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NiTi纤维增强Ti-Al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引言第12-2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Ti-Al系和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的概述及发展第13-17页
        1.2.1 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第13-15页
        1.2.2 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第15-16页
        1.2.3 金属间化合物的发展第16-17页
    1.3 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的发展及性能特点第17-21页
        1.3.1 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的发展第17-18页
        1.3.2 纤维与基体的界面作用和纤维增韧机制第18-20页
        1.3.3 纤维增强金属基层状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第20-21页
    1.4 阻尼材料及作用机理第21-25页
        1.4.1 阻尼材料概述第21-22页
        1.4.2 阻尼材料的作用机理第22-24页
        1.4.3 阻尼性能的评估方法第24-25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2章 试验设备、材料及研究方法第26-36页
    2.1 试验材料第26页
    2.2 试验仪器第26页
    2.3 研究方案第26-28页
    2.4 SMAFR MIL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8-29页
        2.4.1 试验设备第28-29页
        2.4.2 单向SMAFR MIL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9页
        2.4.3 正交SMAFR MIL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9页
    2.5 SMAFR MIL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表征第29-30页
        2.5.1 微观组织形貌分析第30页
        2.5.2 相结构分析第30页
    2.6 SMAFR MIL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第30-35页
        2.6.1 密度测试方法第30-31页
        2.6.2 弹性模量测试方法第31-32页
        2.6.3 显微硬度测试方法第32页
        2.6.5 拉伸性能测试方法第32-33页
        2.6.6 压缩性能测试方法第33页
        2.6.7 三点弯曲性能测试方法第33-34页
        2.6.8 阻尼性能测试方法第34-35页
    2.7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SMAFR MIL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微结构表征第36-50页
    3.1 SMAFR MIL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微观形貌第36-41页
        3.1.1 SMAFR MIL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第36-38页
        3.1.2 SMAFR MIL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第38-41页
    3.2 SMAFR MIL复合材料的相结构分析第41-44页
    3.3 金属间化合物层结构的形成机理第44-47页
    3.4 影响SMAFR MIL复合材料微结构的因素第47-48页
        3.4.1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第47页
        3.4.2 压力的影响第47-48页
        3.4.3 纤维疏密的影响第48页
        3.4.4 原材料厚度的影响第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SMAFR MIL复合材料的性能评估第50-70页
    4.1 密度第50-52页
    4.2 弹性模量第52页
    4.3 显微硬度第52-54页
    4.4 SMAFR MIL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第54-58页
        4.4.1 0°方向拉伸第54-55页
        4.4.2 45°方向拉伸第55-56页
        4.4.3 90°方向拉伸第56页
        4.4.4 0°/90°方向拉伸第56-58页
    4.5 SMAFR MIL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第58-61页
        4.5.1 单向SMAFR MIL复合材料压缩第59-60页
        4.5.2 正交SMAFR MIL复合材料压缩第60-61页
    4.6 SMAFR MIL复合材料的三点弯曲试验第61-64页
        4.6.1 单向SMAFR MIL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第62-63页
        4.6.2 正交SMAFR MIL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第63-64页
    4.7 SMAFR MIL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评价第64-68页
        4.7.1 形状记忆合金NiTi纤维的阻尼性能第64-66页
        4.7.2 单向和正交SMAFR MIL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第66-68页
    4.8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5章 SMAFR MIL复合材料的断裂机理分析第70-86页
    5.1 拉应力条件下SMAFR MIL复合材料的断裂机理第70-74页
        5.1.1 0°方向拉伸作用机理第70-71页
        5.1.2 45°方向拉伸作用机理第71-72页
        5.1.3 90°方向拉伸作用机理第72-73页
        5.1.4 0°/90°方向拉伸作用机理第73-74页
    5.2 压应力条件下SMAFR MIL复合材料的断裂机理第74-77页
        5.2.1 单向SMAFR MIL复合材料第74-75页
        5.2.2 正交SMAFR MIL复合材料第75-77页
    5.3 SMAFR MIL复合材料的断裂能和韧化机制第77-84页
        5.3.1 单向SMAFR MIL复合材料的断裂能及韧化机制第77-82页
        5.3.2 正交SMAFR MIL复合材料第82-84页
    5.4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结论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4-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压电准晶材料多层板的静态变形和自由振动研究
下一篇:聚酰亚胺基二维纳米银复合薄膜制备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