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故障主动消除体系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课题来源 | 第9-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第11-15页 |
1.3.1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1-13页 |
1.3.2 论文整体框架 | 第13-15页 |
2 可靠性基础理论 | 第15-21页 |
2.1 可靠性发展概述 | 第15页 |
2.2 可靠性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2.2.1 可靠性定义 | 第15-16页 |
2.2.2 可靠性分类 | 第16页 |
2.3 可靠性常用指标 | 第16-17页 |
2.4 故障诊断技术概述 | 第17-21页 |
3 故障主动消除体系 | 第21-35页 |
3.1 故障主动消除体系框架 | 第21-23页 |
3.2 产品定义阶段 | 第23-25页 |
3.3 可靠性试验阶段 | 第25-30页 |
3.4 故障征兆分析阶段 | 第30-33页 |
3.4.1 定性分析 | 第31页 |
3.4.2 定量分析 | 第31-33页 |
3.5 故障征兆消除阶段 | 第33-35页 |
4 数控机床故障主动消除技术 | 第35-79页 |
4.1 故障主动消除技术的概念 | 第35-36页 |
4.2 包含的关键技术 | 第36-79页 |
4.2.1 产品定义阶段分析技术 | 第36-47页 |
4.2.2 故障征兆定性分析技术 | 第47-60页 |
4.2.3 故障征兆定量分析技术 | 第60-79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5.1 论文总结及创新之处 | 第79-80页 |
5.2 论文不足及后续研究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附录 | 第87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