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绪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人口的城市化 | 第9页 |
2.城市公共租赁房居住空间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3.公共租赁房居住空间设计应用的研究必要性 | 第10页 |
(二)研究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3页 |
1.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二、国内外研究的趋势及现状 | 第14-2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9页 |
1.国外对于公共租赁房的改造趋势与研究 | 第14-15页 |
2.国外公共租赁房的改造案例分析 | 第15-19页 |
(二)国内现有的改造情况及研究趋势 | 第19-21页 |
1.国内对于公共租赁房住宅的发展历程 | 第19页 |
2.国内现有对于公共租赁房的改造案例分析 | 第19-21页 |
(三)对我国公共租赁房室内空间设计启示 | 第21-22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三、城市公共租赁房室内空间精细化的设计依据及调研 | 第23-33页 |
(一)相关界定 | 第23-24页 |
1.公共租赁房概念界定 | 第23页 |
2.对象群体界定 | 第23-24页 |
3.精细化设计 | 第24页 |
(二)精细化设计的基本概况 | 第24-25页 |
(三)居住空间精细化设计中公共租赁房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25-26页 |
1.人体工程学选取适度原则 | 第25-26页 |
2.空间规划和性能标准化原则 | 第26页 |
3.品质性及普适性原则 | 第26页 |
4.经济适用原则 | 第26页 |
(四)武汉市公共租赁房居住空间分析 | 第26-27页 |
1.公共租赁房配租户型及面积 | 第26-27页 |
2.公共租赁房室内空间现状分析 | 第27页 |
(五)武汉市公共租赁房居住群体的需求调研及分析 | 第27-32页 |
1.武汉市公共租赁房人口构成与居住需求 | 第27-30页 |
2.武汉市公共租赁房的地域特性及规划用地调查 | 第30-31页 |
3.武汉市公共租赁房入住人口基本状况分析 | 第31-32页 |
(六)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四、城市公共租赁房居住空间精细化设计分析 | 第33-40页 |
(一)城市公共租赁房室内空间精细化研究中注意的问题 | 第33-38页 |
1.对应的居住人群的经济可承受度 | 第33页 |
2.考虑到家庭构成空间规划 | 第33-34页 |
3.美观性及私密性需求 | 第34-36页 |
4.符合人体工程学及心理需求 | 第36-38页 |
(二)城市公共租赁房室内空间精细化设计可行性 | 第38页 |
1.对空间的合理性布局及功能适应性 | 第38页 |
2.交通流向的合理性 | 第38页 |
3.基于室内环境的通风及采光 | 第38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五、以“东沙花园”某住宅为例的公共租赁房居住空间再设计 | 第40-55页 |
(一)设计的案例 | 第40页 |
(二)公共租赁房的设计要点 | 第40-43页 |
1.居住现存问题 | 第40-43页 |
2.设计中解决的问题 | 第43页 |
(三)设计实践 | 第43-53页 |
1.设计说明 | 第43-48页 |
2.空间模式示意 | 第48-53页 |
(四)设计方法总结 | 第53-55页 |
1.基于精细化的设计 | 第53页 |
2.设计的创新点 | 第53-55页 |
六、结论及展望 | 第55-57页 |
(一)公共租赁房的精细化设计可衍生的创新点 | 第55页 |
1.利用空间的叠加 | 第55页 |
2.利用零碎空间 | 第55页 |
(二)公共租赁房精细化设计的展望 | 第55-56页 |
1.满足中低收入的住宅品质化 | 第55页 |
2.住宅设形式的改变 | 第55-56页 |
(三)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