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亚铜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2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亚铜配合物的研究进展第11-20页
        1.2.1 单核亚铜配合物的光致发光:第11-14页
        1.2.2 双核亚铜配合物的光致发光:第14-18页
        1.2.3 多核亚铜配合物的光致发光:第18-20页
    1.3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吡啶基苯并恶唑亚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第22-36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试剂与仪器第22页
        2.2.1 试剂第22页
        2.2.2 实验仪器第22页
    2.3 实验部分第22-25页
        2.3.1 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23-24页
        2.3.2 电化学实验第24-25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5-35页
        2.4.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第26-32页
        2.4.2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第32-33页
        2.4.3 配合物及配体的固态荧光性质第33-34页
        2.4.4 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第34-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2,2’-(1,4-丁基)双-1,3-苯并恶唑配体亚铜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第36-47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试剂与仪器第36页
        3.2.1 试剂第36页
        3.2.2 实验仪器第36页
    3.3 实验部分第36-38页
        3.3.1 配体2,2’-(1,4-丁基)双-1,3-苯并恶唑(BBO)的合成第37页
        3.3.2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37-38页
        3.3.3 电化学实验第38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8-46页
        3.4.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第39-44页
        3.4.2 配合物6-8的热稳定性第44页
        3.4.3 配合物及配体的固态荧光性质第44-45页
        3.4.4 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第45-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吡啶基苯并咪唑、膦类亚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第47-62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试剂与仪器第47页
        4.2.1 试剂第47页
        4.2.2 实验仪器第47页
    4.3 实验部分第47-50页
        4.3.1 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48-49页
        4.3.2 催化实验第49-50页
        4.3.3 电化学实验第50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0-61页
        4.4.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第51-57页
        4.4.2 配合物9-13的热稳定性第57-58页
        4.4.3 配合物及配体的固态荧光性质第58-59页
        4.4.4 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第59页
        4.4.5 催化性质第59-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4页
附录 论文所涉及到的谱图第74-7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香豆素的三芳基吡啶衍生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和荧光性能研究
下一篇:亚胺离子分子内串联[4+2]环化及分子间炔羰复分解-纳扎罗夫串联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