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N中多频分簇的动态TDMA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2 研究目的与关键问题 | 第15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组网算法 | 第17-29页 |
2.1 组网方式 | 第17页 |
2.2 媒体接入控制协议 | 第17-23页 |
2.2.1 基于随机竞争的MAC协议 | 第17-22页 |
2.2.2 基于TDMA的MAC协议 | 第22-23页 |
2.3 分簇算法 | 第23-26页 |
2.3.1 LEACH算法 | 第23-25页 |
2.3.2 HEED算法 | 第25-26页 |
2.4 路由协议 | 第26-28页 |
2.4.1 先验式路由协议和反应式路由协议 | 第26-27页 |
2.4.2 平面路由协议和层次路由协议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WSN中多频分簇的动态TDMA算法设计 | 第29-47页 |
3.1 组网结构 | 第29-30页 |
3.1.1 网络场景 | 第29页 |
3.1.2 网络协议架构 | 第29-30页 |
3.2 编址体系设计 | 第30-31页 |
3.3 频率分配、帧结构与帧格式设计 | 第31-37页 |
3.3.1 系统频谱划分 | 第31-32页 |
3.3.2 时帧结构设计 | 第32-35页 |
3.3.2.1 簇间时帧结构设计 | 第32-33页 |
3.3.2.2 簇内时帧结构设计 | 第33-35页 |
3.3.3 消息格式设计 | 第35-37页 |
3.3.3.1 簇间复合消息格式 | 第36页 |
3.3.3.2 簇内复合消息格式 | 第36-37页 |
3.4 分簇算法设计 | 第37-40页 |
3.4.1 簇首通告 | 第37-38页 |
3.4.2 入簇请求 | 第38-39页 |
3.4.3 入簇确认 | 第39-40页 |
3.4.4 成员通告 | 第40页 |
3.5 时隙分配算法设计 | 第40-44页 |
3.5.1 控制时隙与控制反转时隙的分配 | 第41页 |
3.5.2 数据时隙的分配 | 第41-44页 |
3.6 路由算法设计 | 第44-45页 |
3.6.1 簇间按需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 第44页 |
3.6.2 端到端数据的路由算法 | 第44-45页 |
3.7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仿真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47-70页 |
4.1 基于OPNET的仿真实现 | 第47-49页 |
4.1.1 OPNET仿真工具介绍 | 第47页 |
4.1.2 仿真节点模型 | 第47-48页 |
4.1.3 场景设置 | 第48-49页 |
4.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9-70页 |
4.2.1 分簇仿真分析 | 第49-52页 |
4.2.2 传感性能仿真分析 | 第52-54页 |
4.2.3 不同控制和数据时隙配比的仿真分析 | 第54-56页 |
4.2.4 簇内端到端业务的仿真分析 | 第56-59页 |
4.2.5 簇间端到端业务的仿真分析 | 第59-63页 |
4.2.6 WLAN协议对比 | 第63-70页 |
4.2.6.1 低网络负载情况下 | 第63-66页 |
4.2.6.2 高网络负载情况下 | 第66-7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0-71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70页 |
5.2 论文工作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个人简历 | 第75-76页 |
附件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