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岩溶(喀斯特)论文

喀斯特洼地石柱(芽)水平溶槽特征及环境意义--云南石林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22页
    1.1 研究背景第8-10页
        1.1.1 岩溶水文地质遗迹第8页
        1.1.2 溶痕第8-9页
        1.1.3 水平溶蚀凹槽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区概况第11-14页
        1.3.1 调查地地理概况第11-12页
        1.3.2 石林石柱发育演化特征第12页
        1.3.3 水文地质概况第12-13页
        1.3.4 石林岩溶高原湖泊湿地基本情况第13-14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8页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2页
        1.5.1 关于岩溶水文地质遗迹第18页
        1.5.2 关于湖泊湿地演化第18-20页
        1.5.3 关于水平溶蚀凹槽第20页
        1.5.4 水土流失第20-22页
第2章 水平溶蚀凹槽的特征及意义第22-32页
    2.1 包气带遗迹和季节水位变动带遗迹第22页
    2.2 调查地点特征第22-24页
    2.3 水平溶蚀凹槽特征第24-28页
        2.3.1 石林石柱(芽)水平溶蚀凹槽宽度特征第25-26页
        2.3.2 石林石柱(芽)水平溶蚀凹槽深度特征第26-27页
        2.3.3 第一层次水平凹槽特征第27-28页
    2.4 水平溶蚀凹槽的研究意义第28-30页
        2.4.1 凹槽宽度意义第29页
        2.4.2 凹槽深度意义第29-30页
        2.4.3 第一层次凹槽研究意义第30页
    2.5 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水平溶蚀凹槽发育机理研究第32-38页
    3.1 石膏柱模拟水平溶蚀凹槽实验研究第32-35页
        3.1.1 石膏柱实验目的第32页
        3.1.2 石膏柱模拟实验过程第32-33页
        3.1.3 石膏柱实验结果分析第33-35页
    3.2 水动力条件对石膏柱溶蚀速率的影响第35-36页
    3.3 水动力类型对水平凹槽形态的影响第36-37页
    3.4 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石林岩溶高原湖泊湿地发育、演化过程第38-47页
    4.1 水平溶蚀凹槽发育速率的实验研究第38-39页
        4.1.1 溶蚀试片实验过程第38页
        4.1.2 溶蚀试片实验结果分析第38-39页
    4.2 湖泊水位稳定时间的计算方法第39-40页
    4.3 湖泊湿地水面稳定时间的推算结果第40页
    4.4 调查地湖泊变化情况第40-42页
    4.5 石林地区2011年湖泊分布情况第42-43页
    4.6 石林地区水平溶蚀凹槽发育的影响因素第43-45页
        4.6.1 水动力系统研究第43页
        4.6.2 岩石化学成分第43页
        4.6.3 地质构造对凹槽发育的影响第43-44页
        4.6.4 喀斯特动力条件第44页
        4.6.5 人类干扰的影响第44页
        4.6.6 地形因素的影响第44页
        4.6.7 气候因素的影响第44-45页
    4.7 讨论第45-46页
    4.8 小结第46-47页
第5章 石林地区水土流失特征及研究意义第47-54页
    5.1 石林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第47-50页
        5.1.1 实验区概况第47-48页
        5.1.2 不同坡度土壤流失高度比较第48-49页
        5.1.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包括植被覆盖度)与土壤流失高度关系第49-50页
    5.2 石柱(芽)第一层水平凹槽距地高度出露时间的推算第50-51页
        5.2.1 凹槽出露时间推算第50页
        5.2.2 石林地区水土流失对湖泊湿地干枯的影响第50-51页
    5.3 石林湖泊湿地的保护措施第51-52页
        5.3.1 石林地区 2.4ka以来湖泊湿地干枯机制分析第51-52页
        5.3.2 保护湖泊湿地的措施第52页
    5.4 小结第52-54页
第6章 结论与讨论第54-59页
    6.1 结论第54-56页
        6.1.1 水平溶蚀凹槽的概念第54页
        6.1.2 石柱水平溶蚀凹槽特征第54-55页
        6.1.3 石膏柱模拟实验结果第55页
        6.1.4 石林岩溶高原湖泊湿地演化过程第55页
        6.1.5 石林坡耕地水土流失特征第55-56页
    6.2 讨论第56-57页
    6.3 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土塬地震勘探多次波分析与压制研究
下一篇:梨树断陷秦家屯油气田—十屋八井井区—太平庄构造地区沙河子组沉积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