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文化传统中治理理念的当代转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 国外关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角度对于治理的研究 | 第10-11页 |
2. 国内关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角度对于治理的研究 | 第11-13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4-15页 |
一、徽文化传统及其影响下的治理理念 | 第15-25页 |
(一)徽文化概述 | 第15-18页 |
1. 徽文化即徽州文化 | 第15页 |
2. 小徽州与大徽州的内在统一 | 第15-16页 |
3.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三位一体 | 第16页 |
4. 徽文化的内涵 | 第16-18页 |
(二)徽文化影响下的政治文化传统 | 第18-20页 |
1. 政治文化视角 | 第18-19页 |
2. 徽州政治文化传统 | 第19-20页 |
(三)徽文化传统中的治理理念 | 第20-25页 |
1. 治理理念 | 第20-21页 |
2. 宗族文化“基因”的绝对权威模式 | 第21-22页 |
3. 程朱理学“支柱”的情感纽带维系 | 第22-23页 |
4. 自治组织“温床”的行动自觉 | 第23-25页 |
二、徽文化传统中治理理念转型必要性 | 第25-38页 |
(一)组织结构变化 | 第25-28页 |
1. 重塑治理合法性基础 | 第25-27页 |
2. 以得民心维系地方政权 | 第27-28页 |
3. 以法制性提升有效性 | 第28页 |
(二)社会结构转变 | 第28-31页 |
1. 乡约组织变迁 | 第29-30页 |
2. 乡约组织治理功效 | 第30-31页 |
(三)多元合作愿景 | 第31-38页 |
1. 超越时代限制中进行理念变迁 | 第31-33页 |
2. 冲突变迁中多元化发展 | 第33-35页 |
3. 现代化中的多元化倾向 | 第35-38页 |
三、徽文化治理理念转型的路径选择 | 第38-44页 |
(一)治理中的根本理念——人本、务实 | 第38页 |
(二)治理中的基本理念——德法并重 | 第38-39页 |
(三)治理中的主体理念——兼容并包的多元参与 | 第39-41页 |
(四)治理中的管理理念——职能转变与居民自治 | 第41-43页 |
(五)治理中的平衡理念——求“中” | 第43-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读研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