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7-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9页 |
1.2 冰晶体凝华形态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 第24-26页 |
第2章 二氧化碳低温凝华捕集技术 | 第26-48页 |
2.1 二氧化碳低温物性 | 第26-30页 |
2.1.1 二氧化碳单质的凝华温度 | 第26-28页 |
2.1.2 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凝华温度 | 第28-29页 |
2.1.3 其它重要物性参数 | 第29-30页 |
2.2 二氧化碳凝华过程 | 第30-34页 |
2.2.1 二氧化碳凝华速率和捕集率 | 第30-31页 |
2.2.2 二氧化碳凝华层形态 | 第31-34页 |
2.3 低温凝华碳捕集 | 第34-47页 |
2.3.1 低温凝华碳捕集技术可行性 | 第34-38页 |
2.3.2 低温凝华碳捕集流程设计 | 第38-40页 |
2.3.3 低温凝华换热器设计 | 第40-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3章 二氧化碳低温凝华过程相平衡分析 | 第48-55页 |
3.1 热力学相平衡理论 | 第48-50页 |
3.1.1 相平衡准则 | 第48-49页 |
3.1.2 相平衡系统的相律 | 第49-50页 |
3.2 气固相平衡计算 | 第50-52页 |
3.2.1 混合物中的逸度和逸度系数 | 第50-51页 |
3.2.2 气相逸度系数的计算 | 第51-52页 |
3.2.3 固相逸度系数的计算 | 第52页 |
3.3 CO_2/N_2二元系气固相平衡计算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二氧化碳低温凝华可视化实验系统 | 第55-65页 |
4.1 实验系统流程 | 第55-62页 |
4.1.1 低温凝华碳捕集实验台简介 | 第55-60页 |
4.1.2 实验系统误差分析 | 第60-62页 |
4.2 实验步骤 | 第62-65页 |
4.2.1 实验准备工作 | 第62-63页 |
4.2.2 实验操作步骤 | 第63-65页 |
第5章 二氧化碳低温凝华可视化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5-84页 |
5.1 二氧化碳低温凝华实验数据及分析 | 第65-74页 |
5.1.1 典型的二氧化碳凝华实验温度变化规律 | 第65-66页 |
5.1.2 定混合气/冷氮气流量变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实验 | 第66-68页 |
5.1.3 定二氧化碳流量变混合气/冷氮气流量实验 | 第68-70页 |
5.1.4 定冷氮气流量倍增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实验 | 第70-71页 |
5.1.5 定冷氮气流量定传热温差实验 | 第71-73页 |
5.1.6 定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实验 | 第73-74页 |
5.2 二氧化碳凝华过程可视化 | 第74-82页 |
5.2.1 典型的凝华过程 | 第74-76页 |
5.2.2 凝华晶体形态差异 | 第76-77页 |
5.2.3 凝华形态时空变化 | 第77-79页 |
5.2.4 不同浓度下的凝华形态 | 第79-82页 |
5.2.5 凝华晶体形态分布图 | 第8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4-8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4-85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85页 |
6.3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