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律构建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3-1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第13-14页
        一、研究背景第13页
        二、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4-16页
        一、研究目的第14-15页
        二、研究意义第15-16页
第一章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及现状第16-22页
    第一节 精神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态及作用第16-18页
        一、精神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态第16-17页
        二、精神损害赔偿的作用第17-18页
    第二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第18-19页
        一、人格权及人格权益第18页
        二、身份权第18页
        三、具有人格因素的某些财产权第18-19页
    第三节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条件第19-20页
        一、适用于人身权益受到侵害第19页
        二、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后果第19-20页
    第四节 我国司法实践中采用的一般规则第20-22页
第二章 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第22-39页
    第一节 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第22-24页
        一、请求权的概念第22-23页
        二、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成立要件第23-24页
    第二节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范围及存在争议的特殊请求权第24-39页
        一、一般主体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第24-33页
        二、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第33-37页
        三、物上侵害导致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权第37-39页
第三章 完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制度的立法建议第39-47页
    第一节 确立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的固有请求权第39-40页
        一、确立近亲属固有请求权的法律依据第39页
        二、近亲属固有请求权的立法建议第39-40页
    第二节 确立法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第40-42页
        一、法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范围限制第40-41页
        二、法人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建议第41-42页
    第三节 胎儿精神利益的保护第42-43页
        一、否定胎儿的请求权主体资格第42页
        二、胎儿精神利益的救济第42-43页
    第四节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设置第43-47页
        一、利益衡量设置第44页
        二、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必要性的讨论第44-45页
        三、现有合同法规则基础上的设置第45-47页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禁止令制度研究
下一篇: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研究